第07版: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临沧市:

创新模式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创新建立网格长、网格员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自然村长”扎根基层一线当好“矛盾纠纷排查员”,推进“五项机制”落实信访问题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这是临沧市创新模式推进信访问题预防法治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临沧市聚焦基层治理、边疆治理等重点,树立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工作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化解矛盾纠纷主阵地。全市信访总量、重复访等逐年下降,信访形势稳定向好,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临沧市把深化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日常关注、收集诉求、排查问题、协同解决、全面稳控的网格长和网格员参与信访工作模式。

该市按照“五户联防、十户联保”的标准划分网格14216个,统一规范对网格进行编码管理,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之一,搭建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化管理架构。同时,以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至少1名专(兼)职网格员”的模式建好网格团队。今年以来,全市网格长、网格员排查出矛盾纠纷5905件、化解5381件,发挥了网格长、网格员的“末梢”作用。

临沧市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作用的基础上,从今年8月起,将全市856个行政村和52个涉农社区划分为2461个片区,从机关单位选派2461名干部到农村基层一线任“自然村长”,推进工作力量下沉。“自然村长”除一般职责任务外,还要在信访方面主要当好法律法规宣传员、风险隐患排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该市“自然村长”进驻以来,共参与排查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1941件、化解1724件,化解率88.8%。

临沧市在做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的基础上,坚持前端、中端、末端同步发力,推行健全动态销号、示范带动、问题移送、包保分片、责任督导五项机制建设,一体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重大信访问题排查7轮次。在示范带动机制落实方面,今年以来,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党政领导干部共接访下访群众1479批次,推动化解疑难信访事项1126件。

本报通讯员 杨晓 记者 李海球

  • 暖心驿站 温馨如家

  • 一条通村路 串起好山好水好生活

  • 报头

  • 创新模式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 县域医疗水平实现新提升

  • 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 让矛盾纠纷化解更接地气

  • “幸福食堂” 暖心暖胃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