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产业发展

胡庆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而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产业发展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破解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的战略路径选择和重大战略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摒弃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云南各地应根据《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的方向,找准自身在全国绿色产业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特色,围绕“三大定位”和“3815”战略发展目标,特别是努力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加快优化绿色创新资源的布局和联动,加快构建绿色科技产业创新密集网络,加快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加快形成云南特色的绿色新科技、绿色新产业、绿色新模式、绿色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产业发展包括原创性、革命性、颠覆性绿色科技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的培育,以及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还包括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推动其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以上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不仅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不仅有助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还能创造绿色GEP,从而提升发展的“含金量”。

总之,新质生产力赋能云南绿色产业发展,不仅提升了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 报头

  • 凝聚改革共识 汇聚磅礴力量

  • 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

  • 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 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

  • 高质量推动“双一流”建设

  •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推进数字财税建设

  • 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 提高社会、市场与政府的适配性

  • 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产业发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