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南财经大学Zoom酵真团队——

为理想坚持到底

游客偏爱普洱,不仅为景,也为体验“早咖晚茶”的生活,沉浸于普洱一城咖香;偏爱潞江坝,只为中国咖啡第一村——新寨村万亩咖啡地里红透了的咖果、咖啡博物馆里满眼清新的绿植,以及那一抹来自远山树林的瑰夏香味。“这是今天云南各咖啡主产区随处可见的场景,以前并不是这样。”云南财经大学Zoom酵真团队负责人钟木腾说。

“我们曾遇到一位咖农,他手中的一篮咖啡鲜果仅售20元。而在当时的许多城市,一杯咖啡的售价已超过38元。”钟木腾说,这让团队成员意识到,提升咖啡豆品质,进而提高其市场价值,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之后的每次调研,团队成员一去便是半个月。住宿条件常常简陋而艰苦,但大家毫无怨言。

钟木腾来自深圳,是一位咖啡爱好者,自高中起便沉浸于咖啡文化的魅力之中。他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市场上主流咖啡品牌多依赖国外咖啡豆,国产咖啡豆虽价格低廉,却因品质欠佳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怀揣着改变现状的决心,他毅然报考了云南的高校,只为更接近国内咖啡豆主产区。2020年踏入校园后,钟木腾便迅速组建起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正式拉开了项目的帷幕。

作为非咖啡相关专业学生,想在生物发酵这一陌生且复杂的领域进行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很艰巨。幸运的是,学校与学院成为了他们的坚实后盾。在学校的帮助下,天津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多所高校发酵领域的专家教授与他们携手,为技术攻坚提供专业指导。但在技术推广初期,他们又遭遇了重重困难。面对年轻学生组成的团队,咖啡合作社大多持怀疑态度,拒绝率达80%。但他们没有退缩,一家一家地沟通,详细介绍技术优势。

“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坚持到底,因为我们相信技术的力量。”钟木腾鼓励着团队成员。经过了两年努力,他们的技术逐渐成熟,与普洱曼箐咖啡庄园达成合作,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

2022年,团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一笔超过10万元的订单。在此之前,钟木腾也犹豫过。

在“互联网+”比赛期间,关于是专注卖咖啡还是提供技术服务,成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只有成熟的技术才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要把眼光放长远,为产业贡献更大价值。

凭借坚定的信念,团队研发出“五控三相发酵工艺”。该工艺通过精准控制发酵变量,有效提升了产区精品率,构建起17个专利集群。在商业运营方面,团队成立的公司首年营收超百万元,获得产区龙头企业种子轮投资,估值达千万级,订单数量稳步增长。

面对未来,团队有着清晰的规划。在技术研发上,他们汲取国际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在商业运营方面,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确保与市场紧密相连。

本报记者 邓清文

  • 青创潮涌彩云南

  • 报头

  • 为理想坚持到底

  • 让志向振翅飞扬

  • 在坚守中脱颖而出

  • 把梦想变为现实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