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岭论坛

将春节文化与世界共享

何嵘

近日,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决定不仅是对中国悠久文化传统的国际认可,更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内涵。从除旧布新的大扫除,到寓意美好的春联、窗花;从热闹非凡的年夜饭,到温馨甜蜜的压岁钱;从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声,到走亲访友的拜年祝福……春节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此次春节被列入非遗名录,不仅是对这一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可,也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超越了国界的限制,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使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些传统文化习俗面临着被边缘化甚至消失的风险。春节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更是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有力支持。这提醒我们,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同时,春节申遗成功也将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契机。随着春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开始了解和喜爱这一中国传统节日。如在美国,农历新年的时候,纽约的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会亮起红色和金色的彩灯,以此表达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福。唐人街也会举行花车巡游、放鞭炮、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自2021年11月巴拿马政府宣布将中国春节定为全国性庆祝活动后,春节来临时巴拿马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中国曲艺表演、华人春晚、新春文化庆典等,吸引了大量当地民众和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融合。

事实上,春节申遗成功只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里包含了中国人尊重亲情、热爱生活等众多美好品质,这也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国际上有了提升。展望未来,期待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共同推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和繁荣发展。

  • 报脚

  • 报头

  • 便民服务精细化 税惠政策利企业

  • “一俊遮百丑”不可取

  • 会议更应用来解决问题

  • 个人信息保护大有必要

  • 将春节文化与世界共享

  • “仅退款”滥用须规范

  • 微看点

  • 让“老漂族”生活更有品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