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钦
临近年底,各项工作都已进入收官阶段,年终考核也接踵而至。然而,有些部门和单位在迎检时流于形式地准备资料,以篇幅长短代表重视程度,用写得多代替做得好,速成工作业绩来应付上级的检查,让年终考核成了虚假的材料秀。
年终考核,本意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客观反映干部的工作实绩与德才表现,为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提供重要依据。然而,当考核的焦点从做了什么偏移至写了什么,从实际成效滑向纸面文章,便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这种行为不仅背离了考核的初衷,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挫伤了真正埋头苦干者的积极性。
年终考核莫成材料秀,关键在于转变考核方式,实现从纸上谈兵到实地察验的转变。考核方应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考察、随机走访、群众评价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干部的履职情况。要创新考核内容,让考核指标更加贴近实际、科学合理。既要考核规定动作的完成情况,也要鼓励自选动作的创新探索,避免一刀切和唯指标论。同时,要定准考核责任,强化权责一致,细化考核流程,确保每一项考核内容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对于走过场、搞形式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和惩处,决不能给形式主义有任何生存空间。
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让考核与干部的升降去留紧密挂钩,旗帜鲜明地树立“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挪位”的鲜明导向,真正体现出“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区别”,激发干部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