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观微议

先享后付亟待规范

江德斌

近年来,一种“先享后付”的消费模式在预付费行业悄然兴起。其打破了传统预付费模式中消费者需一次性支付全额费用的壁垒,降低了消费门槛。并且,由于消费款项尚未一次性结清,消费者无须担忧商家卷款跑路,理论上商家为了后继款项,更该尽心服务。然而,一些消费者在网络上吐槽:“先享后付”实际是商家挖的“坑”,一不小心就会被骗。

实际上,“先享后付”属于信用透支消费,消费者看似没有一次性付款,就能够签约、办卡消费,但这是建立在信用抵押的基础上,商家因此获得了消费者个人信息,通过信用卡、支付宝等为其办理信用贷款,消费者与银行、支付宝等形成了债务关系,支付平台、贷款机构扣除手续费后,将钱款提前支付给商家,后期仍然需要消费者来偿还债务。

如果“先享后付”作为正常的信用消费贷款业务开展,只要手续健全,流程合规,规则透明,并无不可。但是,问题关键在于,部分支付平台、贷款机构、商家违规暗箱操作,利用消费者对信用消费、分期贷款等规则和风险了解较少,故意以销售话术诱导消费者,使其掉入信用消费套路之中,稀里糊涂背负上信用贷款债务。

“先享后付”有其便利所在,但其发展也亟待规范。监管部门应尽快对“先享后付”模式加以定性,并加大对相关领域的监督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公平的消费环境。

  • 回看云南这一年

  • 报头

  • 打破“数字化系统怪圈”

  • 年终考核莫成材料秀

  • 在现代化道路上跨越奋进

  • 先享后付亟待规范

  • 从小镜头观察中老铁路

  • 私人陪游不能野蛮生长

  • 吹响旅居云南“集结号”

  • 微看点

  • 让“一老一小”都挺好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