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龙陵县2.5万余亩高海拔精品咖啡进入采收季。在漫山遍野的咖啡地中,红中泛紫、圆润饱满的咖啡鲜果挂满枝头。咖农忙碌其间,抢抓时机采摘成熟鲜果,期望能卖个好价钱。“今年咖啡鲜果产量虽不高,但果子品质优,价格也好,鲜果每公斤能卖六七元。”镇安镇岭干村委会白虎山村民小组咖农张家能,每天清晨便与妻子在地里劳作。他家种植咖啡20多亩,今年收入有望超过7万元。
龙陵咖啡种植于怒江西岸1200米至1900米高海拔区域,涵盖镇安镇、腊勐镇等6个乡镇的26个村(社区),平均海拔约1500米,鲜果采摘期从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是全国规模化种植咖啡平均海拔最高之地。因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龙陵咖啡豆颗粒均匀饱满、色泽鲜亮,口感浓而不苦、香而不烈,油脂丰富、果酸味浓,深受消费者喜爱。
“老杨,这几天你有咖啡吗,可以尽快发过来一些。”近几年,外地咖啡经销商姜女士一直向腊勐镇松山村咖农杨进增收购龙陵咖啡,对龙陵咖啡赞誉有加:“由于种植区域海拔高、生长周期长、水土条件好,咖啡矿物质丰富,醇厚回甘、品质出色。”
然而,像栽种咖啡33年的杨进增一样,部分咖农面临着咖啡产量和品质下滑问题。对此,龙陵县以区域适宜化、品种优质化、管理规范化为目标,优化品种结构,实施中低产咖啡园改造,引导农户引进瑰夏、铁皮卡等优良品种,提升咖啡产能。目前,腊勐镇咖啡种植面积共4200多亩。
在光热资源丰富、海拔高差较大、立体气候明显的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咖啡种植面积共7000余亩。返乡创业的匡大元看准咖啡产业发展势头,在打理好家中10多亩卡蒂姆咖啡的同时,新栽350多亩瑰夏咖啡,并收购鲜果,他说:“目前市场行情好,部分生豆外销,部分留待村里加工厂建成后深加工,新栽的瑰夏咖啡明年将有20多亩丰产,发展势头好。”
如今,龙陵县不仅优化品种种植,还通过建设咖啡庄园和加工厂、优化生产方式、加强宣传推广、举办培训班等举措,全力推动咖啡产业发展。目前,全县2986户咖农种植咖啡25657亩,建成3个咖啡庄园、6个加工厂,注册46家咖啡企业、189户个体户和3个专业合作社,年加工咖啡1100吨,预计今年鲜果产量9000余吨,年产值有望达6400余万元。高海拔咖啡产业正成为龙陵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本报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徐静 朱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