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天津发放餐饮、文旅消费券,累计额度达1600万元;海南三亚投入7450万元开展消费券促消费活动……近期,多地持续发放消费券,然而,调查发现,一些紧俏的消费券被“黄牛”截胡,在网络平台上倒卖;还有一些“黄牛”勾结商家,利用消费券虚假消费,骗取补贴。
各地发放消费券,统筹了地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主要目的就在于刺激消费、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当这样的消费券频频被“黄牛”截胡,在网络平台上倒卖,或者被“黄牛”勾结商家,利用消费券虚假消费,骗取补贴,消费券刺激消费、增强市场经济活力的政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会给地方财政、社会资金造成经济损失。此外,秒没的消费券成为“黄牛”的生意券,还会增加老百姓对消费券的不信任感,有损政府的公信力。
对截胡消费券的“黄牛”必须坚决打击、毫不手软,应加强对消费券发放、使用的全流程监管。在发放环节,相关部门应完善消费券领取规则,加强对领券用户的身份审核,发放平台则要不断改进技术监测和风险防控手段,严禁通过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渠道,发布、传播套现消费券等违法信息,不给“黄牛”可乘之机。在使用环节,应完善消费券使用规则,明确用券时需进行身份验证等要求,杜绝隔空刷码等行为;建立消费券使用追溯机制,确保全流程公平、透明、可回溯。相关部门要严管参与消费券行动的商家,并加大对相关商家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