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即时跟评

协同发力 提升水平

何嵘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外流、教育资源稀释的问题,乡村小规模学校也因此成为了保障农村孩子就近入学、接受基本教育的重要载体。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是农村孩子获取知识的殿堂,更是防止教育不平等加剧的最后防线。然而,这些学校普遍面临的师资短缺、教学设施陈旧、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师资力量薄弱,意味着孩子们难以得到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传授;教学设施落后,则限制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教育资源匮乏,更是让孩子们在起跑线上就与城市孩子拉开了距离。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孩子的学业成绩,更在无形中加深了城乡教育差距,进而影响到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潜力和未来竞争力。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只有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人才,为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和发展,也有助于保留和传承乡村文化,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

此外,城乡教育差距是我国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乡村小规模学校正是缩小这一差距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加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投入和支持,改善其办学条件,提升其教育质量,可以逐步消除城乡教育之间的壁垒和鸿沟,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共享。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可能,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当然,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改善其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社会各方面也应积极关注和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学校自身也应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相信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多山乡孩子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会有更多乡村小规模学校成为点亮乡村未来的明灯。

  • 守护山乡孩子上学路

  • 报脚

  • 报头

  • 问责莫要跑偏

  • 少看材料 多问实效

  • “先囤后付”须规范

  • 消费券监管应加强

  • 协同发力 提升水平

  • 微看点

  • 从小事入手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