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即时跟评

双轮驱动“云菌”起飞

沈艳

食用菌产业作为云南高原农业的瑰宝,是云南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契合大力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需求。

当前,食用菌产业正面临着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的挑战,亟须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西南林业大学与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的强强联合,将汇聚双方优势资源,全方位开展食用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深入挖掘食用菌的基因资源,选育出更优质、更适应市场需求的菌种;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食用菌栽培过程的精准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栽培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学院还可以围绕食用菌的深加工技术进行创新,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拓宽食用菌的应用领域,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掌握食用菌栽培、加工、营销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学院开设的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置包括食用菌栽培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生物技术等多门课程,旨在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还通过与相关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实现产学研无缝对接,让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学院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通过加强科研和教学的结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开发高附加值的食用菌产品。同时,学院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学术交流和推广活动,提升“云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尤为突出,过度采集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等。此外,食用菌产业的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较低,产业链整体附加值不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产业合作等多方面协作来共同解决。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科研与人才的双轮驱动下,将“云菌”打造为“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的食用菌品牌指日可待。更令人期待的是,随着科研人员对野生菌的不断驯化与研究,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方面专业人才的不断壮大,食用菌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届时,“野生菌自由”的美好愿景也将逐步成为现实,菌香四溢的丰收盛景,将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增添更多生动的注脚。

  • “云菌”产业如何破局

  • 报头

  • 走访慰问重在走心

  • 双轮驱动“云菌”起飞

  • 报“优”也应报“忧”

  • 提升春节游服务水平

  • 乐见杂乱拐角华丽转身

  • 探索非遗文化的年轻化表达

  • 微看点

  • 服务区如何化身文旅新地标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