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微看点

通识教育如何“有益又有趣”

《人民日报》:优秀的通识课,常常能超越课堂、跨越校园,火爆出圈:中国人民大学战略模拟与兵棋推演课用“桌游”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棋盘”上探究大国博弈,加强对国家安全的理解;武汉大学积极心理学课引导学生用更积极的方式思考世界、看待生活……这些形式新颖、内容“解渴”的通识教育课程,引发一次次“抢课”热潮,展现出通识教育的巨大魅力。通识教育,重在贯通,既学知识,更长见识。相较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更注重引导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通过跨专业的广泛涉猎,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并在交叉融合中提升分析归纳、思辨批判的综合能力。训练思考能力、思维逻辑,形成兼收并蓄的学习品格,这正是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接住“旅游下沉”带来的新机遇

《光明日报》:如何接住“旅游下沉”带来的新机遇?如何在同台竞技中胜出?可能并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县城有各自的甜蜜和烦恼要面对。不过,普遍适用的一点可能是,有增量者胜。这个增量,并不是大干快上,搬来过度商业化的游乐设施,或者复制粘贴网红要素,生造同质化的打卡点,而是多一些对文化的敬畏,多一些对特色的挖潜,多一些对产品的创新,多一些对细节的关照,借用一个网络热词来说,那就是提升“质感”。同时,还要提升“网感”,不断增进对流量的认识,关注游客的真实体验。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赛道,要吃到红利,而且是可持续的红利,显然需要的不仅是“操作手册”,还需要足够的定力和长远的眼光。

本报记者 朱婧 整理

  • “云菌”产业如何破局

  • 报头

  • 走访慰问重在走心

  • 双轮驱动“云菌”起飞

  • 报“优”也应报“忧”

  • 提升春节游服务水平

  • 乐见杂乱拐角华丽转身

  • 探索非遗文化的年轻化表达

  • 微看点

  • 服务区如何化身文旅新地标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