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善治推进乡村振兴

龙敏飞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这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指明了方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乡村治理逐步发展到新阶段,也面临着新挑战。目前乡村治理存在的一大难题就是多元力量难以形成合力,构建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至关重要。在广袤的乡村,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等均有治理权限,部分村级组织治理观念滞后、治理资源匮乏,不能很好地匹配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有鉴于此,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以善治推进乡村振兴。

这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以提供借鉴。2024年初,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推介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临沧市临翔区“六微模式”案例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推介的案例。临翔区忙畔街道青华社区忙岗自然村以“微网格”“微治理”“微服务”“微讲堂”“微积分”“微庭院”的“六微”模式为抓手,有效破解城乡接合部社区治理不精细、服务不到位、理念模式陈旧、常态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走出一条共建共享文明生活的新路子。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好,都要紧密衔接。首先,人才队伍要夯实。目前乡村治理专业人才数量短缺、培养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客观存在,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给引进人才、返乡人才优待厚待。其次,法治建设要加强。要加快法治化建设进程,不断提升村干部的法律素养,探索自治与德治支持法治的良性发展机制。再次,硬件短板要补上。大多数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不断提升物质基础、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高质量供给。

  • 让非遗过大年 风尚绵长

  • 报头

  • 职业教育同样精彩

  • 以善治推进乡村振兴

  • 持续为基层减真负

  • AI培训亟待规范

  • 杜绝节日“剩宴”

  • 解锁菜市场华丽转身的密码

  • 微看点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