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微看点

更好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资源

《人民日报》:融合民政、医保、就业数据,街镇、社区可以及时获取新增困难群众信息,服务更加精准;依托纳税、水电气费等数据,小微企业融资时间缩短、经营效率更高;汇集精细气象数据,低空飞行更加安全可靠……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都是公共数据资源的“蓄水池”。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公共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从目前的制度设计和各地实践来看,让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必须以促进公共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为主线,破除公共数据流通使用的机制性梗阻,不断提高公共数据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解开“不能”的阻碍、放下“不愿”的包袱、破解“不敢”的问题,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必能走上快车道,带动全社会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更好激活和释放数据要素潜能。

“科技过年”带来节庆新表达

《光明日报》: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技过年”也给春节带来新内容。不少地方用无人机表演,呈现出蛇年“福”文化的不同图案,为游客带来“科技+文化”的光影盛宴;还有传统醒狮和机甲醒狮共同起舞,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市民面前,让浓浓年味儿透着满满科技范儿。去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囊括了全国各地和春节相关的所有过年习俗,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未来,要更好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要继续推动科技赋能与人文传承的“双向奔赴”,创新文旅融合模式、表达和传播方式,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春节体验。本报记者 何嵘 整理

  • 报头

  • 促进就业创业 增进民生福祉

  • 帮助年轻干部成长成材

  • 减负莫成假“瘦身”

  • 理性看待“熊孩子险”

  • 下期介绍

  • 遏制老年大学推销乱象

  • 提高转移就业的质量效益

  • 微看点

  • 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焕新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