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25全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春城之约 人鸥情长

昆明海埂大坝。

清晨的滇池,水雾还未散去,一群红嘴鸥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轻盈地落在一处浅滩上。岸边,鸟类摄影爱好者李继明迅速按下快门,用镜头定格这群“白衣精灵”啄食鱼虾的瞬间。

“生态环境不断向好,越来越多的湿地正成为海鸥的‘宜居家园’。”李继明指向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芦苇摇曳处,数百只红嘴鸥正与白鹭、白骨顶鸡共享这片生态乐园。

自1985年首次规模到访云南省昆明市,红嘴鸥与春城的浪漫之约已持续40个年头。如今,“鸥欢人和”已成为昆明的城市名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昆明鸟类协会秘书长赵雪冰介绍,20世纪80年代末统计时,红嘴鸥仅有数千只,最近10年来,昆明红嘴鸥数量稳定在4万只左右。近年来,随着昆明滇池周边湿地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环滇池湿地面积已达4.57万亩,主城热门观鸥点红嘴鸥分流到滇池沿岸,也成为滇池湿地建设取得成效的侧面印证。

近年来,昆明市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宜湿则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全力实施滇池湖滨“四退三还一护”(退塘、退田、退房、退人,还林、还湿、还湖,护水)生态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滇池沿岸大湿地保护。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袁亭聚介绍,2023年以来,昆明市先后完成西山区滇池西岸西华、观音山南、观音山北湿地建设;完成官渡区星海半岛、度假区海洪湿地和晋宁区淤泥河、渠东里、古城河湿地引水、布水系统优化;完成度假区金线鲃栖息地修复及鸟类保育区完善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退塘、退田面积4.8万亩,退房面积233万平方米,退人3.35万人,建成滇池湖滨生态带面积6.29万亩。

通过多年持续的生态修复,滇池环湖已形成平均宽度约200米的闭合生态带,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约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环滇池水陆生态系统重新连通,形成水陆交错的湖滨生态结构,恢复滇池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湖泊自然岸线率达到89%。滇池湿地生态恢复,湖滨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为红嘴鸥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鱼虾等食物。

西亮塘湿地公园、宝丰湿地公园、斗南湿地公园、海洪湿地公园……多处湿地被列入2024年昆明市发布的观鸥地图,成为热门观鸟点。

清晨聚集在滇池外海,8时至16时到翠湖、盘龙江、大观楼等地觅食,傍晚陆续返回开阔水域休息……生态向好扩大了红嘴鸥的生活半径,也让“人鸥同城”有了更科学的相处模式。

云南日报记者 王琼梅 文/图

  • 北疆绿洲 生命驿站

  • 秦川古道 绿色屏障

  • 三江湖畔 精灵有约

  • 春城之约 人鸥情长

  • 报头

  • 鸥翔云集 一路春风

  • 声音

  • 黄河湿地 候鸟乐园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