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25全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龙珊:

滇池之畔人鸥互动的和谐画面背后,除了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也离不开法治护航。2023年出台的《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规定》,是全国第二例单一野生物种保护的立法,具有浓浓的地方特色,也是云南“小快灵”立法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作为人大代表,我曾多次围绕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情况开展调研。每到一处,都会了解情况、详细记录,还多方请教行业内专家,就进一步推动重点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治理提出自己的思考。

建议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与精准治理,统筹流域管理与生态修复。同时,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全民参与和社会共治。做好下一步工作,可以广泛吸纳外省的先进经验,譬如借鉴杭州“城市大脑”模式,开展污染源实时追踪,再比如参考浙江“绿色账户”模式,推广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积分制等。

云南日报记者 期俊军 瞿姝宁 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王晓梅:

我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价值转化带来的好处。

进入观萤季后,全国各地涌来青神看萤火虫的人越来越多,这与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森林覆盖率高,竹林面积丰富,是萤火虫的理想栖息地。当地通过成立西南首家萤火虫研究和保护中心,加强对萤火虫的培育、保护,主管部门加大督查力度,禁止乱砍滥伐竹林等系列措施,让大量萤火虫留在青神。

当前青神的萤火虫栖息地有50余处,包含三叶虫萤、巨窗萤、青神萤等10多个品种,野生萤火虫的数量已达上亿只,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赏萤地。青神县大力发展萤火虫经济,带动旅游以及相应生态产品的开发,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让萤光点亮乡村振兴最美风景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 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昝林森:

近年来,陕西持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力度,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和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

红嘴鸥迁徙跨越千山万水,见证了陕西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它们的身影不仅点缀了大美陕西的生态画卷,更昭示着秦川古道新筑起的这道绿色屏障所焕发的勃勃生机与希望。为更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完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提升湿地生态质量;将湿地资源保护和候鸟保护执法列入日常工作,遏制破坏湿地和候鸟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保护资金扶持力度,将湿地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助推生态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记者 陈宏江 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蒋齐:

每年春秋两季,迁徙路上的红嘴鸥“大队”总会吸引银川等地的群众观赏和投喂,人与鸟的亲密互动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变得具象化。

受黄河灌溉之利,昔日的宁夏沟渠纵横交融、湖泊星罗棋布,曾经因保护不力、过度开发等原因,塞上江南的美景一度褪色。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美丽宁夏绿色基底。进入新时代,宁夏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精心呵护黄河,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区生态环境逐年向好,山清水秀的崭新面貌也成为宁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

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在实践中让“两山论”更加深入人心,使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提升,才能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这份美好延续传承下去。

宁夏日报记者 张唯 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王召明:

早春时节,天气渐暖,红嘴鸥光临内蒙古,这些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吸引大批市民前来与之互动拍照。

生态环境改善引来候鸟频频光顾。作为一直从事草种业的人员,我认为发展草种业新质生产力还需解决一系列难点、堵点。草种选育需要破解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智能育种、良种繁育等关键技术;生态修复需要在草原修复及功能提升、光伏治沙等方面提质增效;饲草方面则需要从高效生产利用、草产品多元化等方面发力。

建议支持内蒙古建设现代草业特区,在防风固沙、草原修复、饲草生产、高效养殖、草田轮作等方面开展探索。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可持续发展,打通国产草种从实验室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

内蒙古日报记者 崔楠 宋爽 整理

  • 北疆绿洲 生命驿站

  • 秦川古道 绿色屏障

  • 三江湖畔 精灵有约

  • 春城之约 人鸥情长

  • 报头

  • 鸥翔云集 一路春风

  • 声音

  • 黄河湿地 候鸟乐园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