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25全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黄河湿地 候鸟乐园

银川海宝公园。

每年3月,成千上万只红嘴鸥振翅掠过黄河湿地,如期与宁夏的湖泊湿地共赴一场跨越千里的“春日之约”。

红嘴鸥在银川海宝公园的潋滟水波间盘旋觅食,市民抛撒的鸥粮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石嘴山黄河湿地栈道旁,摄影师的镜头追随着鸥群捕鱼的灵动身姿;沙湖观景平台上,生态志愿者通过望远镜向游客进行观鸟科普讲解……春日的暖阳里,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徐徐奏响。

这首生态协奏曲的背后,是一段持续10余年的双向奔赴。相关资料显示,红嘴鸥在宁夏的迁徙记录可以追溯到2010年左右,从几只到几十只,直到现在的3万余只,宁夏黄河湿地已经成为它迁徙途中必经的“中转站”。

这群年年来访的“白色精灵”为何对宁夏情有独钟?从零星几只到上万只的种群增长,红嘴鸥的“安居乐途”离不开宁夏构建的全域湿地保护体系。保护候鸟,既要“天上看”也要“地上管”。近年来,宁夏持续开展湿地资源动态监测、湿地生态监测,利用遥感监测、人工监测、卫星追踪等手段,实时掌握红嘴鸥等候鸟迁徙轨迹和栖息状况,为湿地保护恢复和依靠湿地生存的动植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去年,宁夏争取中央及自治区财政资金超过1亿元,对全区7处国家重要湿地、24处自治区重要湿地和部分地区一般湿地,采取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地形地貌恢复、生态补水、清淤疏浚和巡护管护等措施,开展湿地保护修复,构建起“水清鱼跃、鸥鸟翔集”的生态循环,全区修复湿地面积5.5万亩。同时,对哈巴湖保护区、青铜峡库区保护区周边因保护野生动物而受损的13万亩耕地进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双赢,为候鸟打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多重保护举措效益叠加,宁夏湿地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如今,全区湿地面积稳定在272万亩以上,占国土面积的3.5%。建立重要湿地39处,其中,国家级7处、自治区级32处,基本形成了以重要湿地为主、一般湿地为补充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每年超100万只候鸟过境,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卷羽鹈鹕、疣鼻天鹅等12种新记录鸟种相继亮相宁夏湿地,全区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宁夏已成为我国西北内陆的“鸟类乐园”。下一步,宁夏将继续以红嘴鸥为“生态信使”,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监测体系完善和公众参与机制创新,让宁夏的“湿地绿肺”更加生机盎然。

宁夏日报记者 马雨馨 李宏亮 文/图

  • 北疆绿洲 生命驿站

  • 秦川古道 绿色屏障

  • 三江湖畔 精灵有约

  • 春城之约 人鸥情长

  • 报头

  • 鸥翔云集 一路春风

  • 声音

  • 黄河湿地 候鸟乐园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