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流动书香”中重构阅读生态

彭泷阩

G61次“书香列车”读书角受到儿童旅客欢迎,太原南站候车厅里晋派四合院风格的“书香驿站”成为广大旅客打卡点,近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书香列车”正式开行,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书香驿站”精彩亮相。

疾驰的“铁龙”载着书香穿越山河,流动的驿站将文化种进人心。当阅读空间开始在城市毛细血管中自由流动,我们期待的不仅是阅读率的统计数字显著上升,更是整个民族精神原野的次第花开。这场由铁路主导的“阅读革命”,既是对“诗和远方”的当代诠释,更是公共服务人性化、文化治理精细化的生动注脚。

阅读空间的流动性重构了人与书的相遇方式。高铁作为现代交通的象征,承载的不仅是物理位移的需求,更被赋予了文化传递的使命。在列车车厢内增设读书角、流动送书车、云阅读二维码,甚至将全民阅读海报嵌入头枕巾与车窗……这些设计巧妙地将碎片化旅途转化为沉浸式阅读场景,使“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真正融为一体。同时,通过分享活动,旅客带书同行、以书会友,打破了传统阅读的个体性局限,构建起旅途中的文化共同体。

基础设施的复合功能彰显公共服务的新思维。在太原南站晋派四合院风格的“书香驿站”里,候车厅褪去了嘈杂与匆忙的底色,化身为“文化会客厅”。这种空间重构让车站从交通枢纽升华为城市文化地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项目覆盖大西高铁沿线七站,形成区域联动的阅读网络。这不仅解决了旅客跨城借阅的痛点,更通过“联网运营”将铁路线编织成一条贯通城乡的文化输送带,为全民阅读的均衡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硬件创新与软件升级要同步跟进。从“渝阅之旅”到“悦途书角”,再到“书香驿站”,铁路阅读服务的迭代轨迹清晰可见。早期试点中,长沙客运段通过书籍捐赠、读书会探索服务边界;而今的国铁方案则展现出系统化、品牌化的雄心——既有个性化荐书,又有数字化延伸,更将作家资源引入服务链条。这种演进印证了公共服务从满足需求向创造价值的转型。

“书香列车”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精准捕捉到现代社会的两大症结——时间碎片化与空间割裂化。通过将阅读嵌入高频次、高流动的交通场景,让文化渗透获得前所未有的广度。而“云阅读”二维码与实体书的并行,则巧妙平衡了数字时代的分众需求,既有纸质书的仪式感,又不失电子阅读的便捷性。这种破壁实验的启示远超铁路范畴。它证明,全民阅读的推进无须拘泥于传统图书馆模式,而是可以通过挖掘社会系统的毛细血管,将文化服务融入百姓生活的自然节律。当每个行业都成为阅读推广的参与者,“书香社会”必将呈现更新的美景。

  • 报头

  • 数智赋能写好民生答卷

  • 为基层减负不能松劲

  • 跳出经验主义陷阱

  • 莫靠短视频“自诊”

  • 下期介绍

  • 将科技温度融入适老化改造

  • “仅退款”落幕是一种纠偏

  • 微看点

  • 在“流动书香”中重构阅读生态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