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治“表”更要治本

龙敏飞

上午发通知下午就要交表,身份证号就有6种填报要求,相同信息重复填、多头报,有的地方一年要报送的表超2200份……一段时期以来,因填表报数催生的怪象频出,成为基层负担中的顽瘴痼疾,饱受诟病。对此,中央出台系列举措,坚决反对随意填表报数的形式主义做法,各地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治理。

这一工作方法本身没有问题,但过多过滥,就违背了基本的工作规律,值得警惕。“为表所困”乱象出现的根源,是治理观念的错位。“表格依赖症”的出现,反映出部分领导干部对治理现代化的片面认知——习惯性将填表等同于落实工作,将填表的数量等同于治理的效能,但却忽视了数据治理的本质。数据本应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工具,如今却异化为束缚基层手脚的枷锁,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必须纠正。

基层干部“为表所困”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因为基层需要填报的表格过多,有不少都是时间紧任务重,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应付,只能“统计加估计”,凭经验估报数据,让表格的正向价值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当基层干部频繁地应对各类表格时,则会挤压工作时间,影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基层治理的效能。

治理“为表所困”难题,既是为基层减负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首先,要进行源头治理。需要基层上报的表格,不能任意一个上级部门都能进行发布,而应统一归口,并进行严格的把关审核。其次,要用好大数据技术,推动信息共享。除了敏感信息,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应尽快打通,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填报的现象。最后,积极推进技术升级。随着信息共享的推进,后期数据应用、维护的工作量进一步增大,要加强技术升级、人才培养。把这些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推动数据治理现代化,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技术红利。

  • 把行走的思政课讲活讲好

  • 报头

  • 治“表”更要治本

  • 莫当“跑步机上的干部”

  • 走进人心 传递力量

  • 合力整治“仿冒官号”

  • “小而美”贵在特和新

  • 以理性态度看待“网络热梗”

  • 微看点

  • 城市更新需对准群众需要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