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晶晶
把宣讲搬到生产一线,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音诗画演绎增强感染力……近日,“云南工人大思政课”劳模工匠宣讲团16场示范宣讲让工人大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所到之处受到了职工朋友的热烈欢迎。
如何让宣讲走进人心、让思政课更具感染力?改变你说我听的理论宣讲灌输模式和居高临下的枯燥说教是关键。从劳模工匠宣讲团的实践来看,他们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关注职工想听什么、想怎么听。
在“听什么”方面,宣讲团强化政治引领,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弘扬“三个精神”作为主线,选取了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等主题作为宣讲内容,从劳模工匠师资库中选取本行业、本领域走出来的代表,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进一步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让职工朋友可学可用。
在“怎么听”方面,示范性宣讲营造了体验式、互动式的听课环境。在中共云南一大会址蒙自查尼皮村讲党史、在宁洱县民族团结园讲民族团结、在大理州古生村讲生态文明建设,让听众身临其境,更有感触。创新音诗画思政课,通过音乐、诗朗诵、舞蹈等艺术形式进一步烘托宣讲主题,听众真正将自身摆进去,在视听冲击中体会先辈的奋斗历史和身边劳模工匠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激发劳动创造幸福的干劲。
尊重劳动、崇尚技能,希望这一系列示范性宣讲为各级工会开展“工人大思政课”打个好样,让更多接地气、有生气的思政课蓬勃开展、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