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云岭阅读

《在集市》:人间美好

凌之鹤

“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我们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我猜,熏染过菜市场里的一缕缕烟火气后,你会觉得这人间值得……”这是半夏在其新著《在集市》(商务印书馆出版,2025年5月第1版)中“生活的毛边”开篇写下的感悟。徜徉在食材琳琅满目的集市,嗅闻着各种食物独特的香味,“人生的幸福满足感油然而生”“在这人世间,关心粮食和蔬菜是生活的意义”。这也是该书着力阐释和彰扬的主题。

《在集市》是半夏从小说创作转向自然博物随笔写作的又一部作品。最近十年,作为独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者和博物生存理念的积极推广者,她多次走向旷野,深入山林,拍花拍虫,“屏着呼吸跪着趴着专注于观察”,作详细的田野调查,先后推出了引人瞩目的《看花是种世界观》《与虫在野》。《与虫在野》出版以来,已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自然好书·自然生活奖”等4项奖项,并入选2019新浪年度好书推荐榜单。

给集市立传,为云南菜街子的食材写博物志——“在集市”无疑是一个别出心裁,关切百姓生活和人生世态,令人耳目一新的选题。兼具博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小说家半夏,有着近30年的媒体工作经历和生物学专业基础素养,对地方性知识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她以好奇之心观察研究集市,以美文写美食,写昆明令人陶醉的日常幸福生活,写云南舌尖上令人垂涎的美味——《在集市》,让人心生人间美好的阅读感受。《在集市》满怀热忱地对我们熟悉或陌生的食材进行文学性的博物审美,其文字摇曳生姿,活色生香,书中配图色彩绚丽,赏心悦目,读来有着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和超强的现场感。“在集市”借丰富的食材和丰盛的美食,充分演绎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在集市》由上篇和下篇两大部分构成。上篇“云南菜街子上的生活热情”,除了以“生活的毛边”记录的24个节气的田野笔记,还有14篇关于云南各地集市、饮食文化和地方购物的精彩随笔;下篇专写“集市食材博物志”,以图文描绘、介绍了食用菌、根茎类、药草类和加工类等13类共计316种食材。

篆新农贸市场拥有“中国第一网红农贸市场”美誉,是云南土产食材荟萃的枢纽,是外地游客观光购物的打卡胜地。在半夏眼里,篆新农贸市场是昆明的城中心。她以24个节气作为集市的一个时空容器,以云南四季时鲜食材鉴赏、推荐为主,潜心书写“一个人的博物日常”,以一个集市流变不居的生动景象,看集市的魅力。她赞赏清华大学张小军教授的观点:“经济有灵魂,历史有实践,社会有文化。”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深思,半夏确信,“篆新农贸市场这样的地方,正是有灵魂、有实践、有文化的场域。”“集市是人类生活的现场,集市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的投影场域。”

《在集市》以篆新农贸市场为主场,同时还写了昆明周边以及云南部分地州的农贸市场或“乡街子”。在半夏这里,城里的菜市场、地方上的乡街子,归根结底,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物学融会的一个定点研究单元。阅读这部内容丰赡、趣味盎然的“在市”笔记,仿佛走进一个又一个农贸市场,“于市声喧哗中,看见具体到个人的脾气性格,看见不同民族的风情,看见生活智慧”——看到半夏郑重地给香料店焦老板的“波扣”标签上添加“蔻”字的情景,我们能感受到她传播文化的热情与自信;想到她为了问清一种食材的民间叫法、吃法,“极尽讨好”地顺带购买蔬菜,“离开菜市时两手拎着大兜小兜的菜直发愁”——那情形,那样子,令人动容。

编辑季亚娅称《在集市》是当代中国最生动的微观民族志。这个“文本里有博物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学养支架及地方性知识的坚实地基,更有感知世间美好事物的灵心慧性,在美学、情感和知识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该书在重点讲述云南山珍野味之外,还顺带讲民俗风情和草木常识。在《草草养命集》一文中,半夏称叹“药草养命”的神奇之处后指出:“这颗星球上,一些草木成为我们的粮食,一些草木成为我们必要的蔬果,一些草木成为治疗我们病患的药草,一些草木以它们的美丽芬芳让我们赏心悦目,它们集体的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我们氧气,一呼一吸间我们得以续命。”

半夏说:“集市向来都是最集中展示烟火人生、社会风俗的地方。”她在对比研究因歌曲声名远播的英格兰斯卡布罗集市和以《清明上河图》画卷描绘的北宋都城汴京街衢繁华之美后,自问自答:“我写的云南集市以什么动人?以什么被人们津津乐道?没有别的,那就是云南生物多样性背景之下有着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云南饮食,以及成就它们的各种奇特食材。世间所有美食,除了比拼厨艺,最根本的是仰赖食材的多样性、新鲜度和天然品质。云南的食材自带新、奇、异,我想,云南独特的饮食文化具有黑洞式的吸引力。”

这部多年酝酿,经过五个年头观察、拍摄、记录、采访、写作,六易其稿,历经五次修订完成的著作,对于那些分不清韭菜与麦苗,不知道五谷杂粮的来处和区别,自然博物知识极端匮乏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部趣味丰饶的最佳普及读本,而对很少涉足农贸市场的读者来说,则是一部“入市”探秘的生活宝典。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田松说《在集市》“堪称是一部微缩的云南食材志,是吃货们上好的工具书”。他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说,云南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也是中国拥有最多民族的省份,不仅是博物学家、人类学家和摄影家的天堂,而且是素食者、杂食者和“吃货”的天堂。他不无羡慕地感叹:“一个人生在云南,那就是生在天堂里。”阅读《在集市》中那些书写美食和美味的优美文字时,田松忍不住动情地说:“读着读着,不由得口舌生津,流出口水。”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集市是了解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是连接城乡社会和通向天地自然原野的重要渠道。具体从篆新农贸市场来看,正如田松所揭示:汇集整个西南地区的物产,“篆新就像是一个结,以它为中心,一根根粗粗细细的线铺遍云南,延伸到川渝黔。线的一端是国际大都市昆明,另一端则在农户的菜园、在大河小溪、在深山密林。云南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就同时呈现在篆新农贸市场。这些线都是活的,随着日夜和四季而变化。”李敬泽认为,“菜街子埋伏在每个地方的深处和底部,是一个地方的自然史、博物志、人类学和社会学,是一个地方的小说和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称赞半夏由菜街子抵达了生活的“真意”。

经过对集市的深入观察、持续思索和深刻领悟,半夏个人自觉,“轻快的流水人生体验变得很受用,处世变得游刃有余和从容,精神世界的格局在这烟火熏燎处延展抻开,食物引发的幸福感分层次一波波袭来”。在现代化背景下,半夏确信,“它的存续是人类生存方式引出美好生活的最佳空间,生物多样性带来食材多样性,好的生态环境培育出好的安全食品。民以食为天,烟火人生的幸福值是民生问题的投影”。

  • 《在集市》:人间美好

  • 《熊猫七仔》出版发行

  • 《漾濞江》出版发行

  • 《企业新价值论》出版发行

  • 报头

  • 书衣

  • 提灯者

  • 延续文化根脉 擦亮云药瑰宝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