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观察与思考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工作模式探析

蔡季秋

以人才驱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国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科技创新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问题。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加快探索创新创业育人工作模式,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持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如何突破高校传统育人模式,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

新时代高校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创新创业育人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继而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二是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创新创业育人工作要求高校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采用多种方法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这将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培育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和强劲的推动力。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育人工作,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而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工作模式的优化路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亟须构建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学术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具体而言,一是加强教师培训。高校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研修基地,研发系统性、科学性、本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二是组建多元化师资团队。加大校内现有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育力度,选拔优秀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使教师掌握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企业成功人士等进入校园担任兼职教师,开展学术讲座、举行经验分享会等,拓展教师视野、充实师资力量。三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高校可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内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和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并将自身经历转化为教学案例带进课堂,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创新教学体系,多渠道提高学生综合技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创新教学体系,推动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技能,以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部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资源匮乏、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一是要更新教学理念。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使全校师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情况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标准,确保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二是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包括基础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个方面在内的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实践课程方面,通过组织创新思维训练、讲授创业基础知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专业实践课程方面,立足专业课程特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设立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综合实践课程方面,可通过创业模拟实训、企业经营管理实战等,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下,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单一、信息技术融合不足等问题,需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打破传统课堂局限,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一方面,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课前收集创新创业相关成功案例,课堂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分析案例中的创业成功思路、商业运营模式等,让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获得启示;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为学生布置创新创业相关项目,让学生完成项目策划、实施和评估,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收集线上优质课程、教学视频、电子教材等,方便师生学习使用;构建在线教学平台,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随时随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在线参与讨论、开展线上测试等,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作者单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20A0765)、安徽省教育厅护理特色高水平专业项目(项目编号:2021tszy046)、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教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0jyxm07)的研究成果]

  • 报头

  • 价值与路径:红色文化资源赋能基层党建的创新实践

  •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景区升级的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

  •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工作模式探析

  •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

  •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重构研究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