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见闻
五华区丰宁街道虹山中路社区是一个以老旧小区和改制企业家属区院坝为主的社区,一直存在老旧小区多、低收入群体多、矛盾纠纷频发、治安案件多发、群众诉求满意度不高等实际情况。近年来,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党建+综治中心”模式,探索出“中枢引领、五端发力、多元支撑”的运行机制,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困境,实现社区治理、民生温度“双提升”。
虹山中路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在综治中心建设中的“中枢引领”作用,不断强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兼职委员制”“网格党支部”和社区“治保会”,成立“1+2+N”即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社区民警专干任副组长、单位企业物业共同参与的综治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整合社区及党群中心资源,构建“一中心+四室+一校+一窗口”平台载体和“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流程;以党建联席会、治保会、综治网格会为纽带,组建党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普法专班和楼栋长、虹山大妈等“七色”志愿队伍,打造集综合治理、民生服务、矛盾化解于一体的阵地。
社区积极构筑居民端“第一防线”,发挥单位企业端“重要一环”,凸显物业端“独特优势”,筑实社区端治理“共同体”,织密平安防护网。在居民端推行党员“三任”机制(任网格员、信息员、楼栋长),通过设置楼院明示牌及满意度标识,引导居民参与自治。在单位企业端,通过党建联建共建,推动商户融入社区治理平台,党员业务骨干担任综治信息员,适时开展内外部隐患排查处置和风险预警。在物业端,发挥其秩序维护与服务协调优势,联动成立兼合式党支部、小区“物委会”,创建“红色物业”,落实“三员”配置,推行“一小区一策”,妥善解决物业高坠工伤矛盾、电动车停放等问题十余起。在网格端,划分9个网格,实施网格“一格三员”与“三定一包”,建立网格“日报送”制度和“走听见解”工作法,全覆盖全领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新村倾斜大树、中路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众多矛盾问题,提升治理精准性实效性。同时,社区端以“党建+综治中心”为纽带,联动派出所、司法所、巾帼律师宣讲团等专业普法团队开展“法入家门”“以案说法”等普法教育活动,提炼形成“四个人人同心结”民主议事机制、矛盾化解“七彩同心结工作法”和“民生账簿+追踪机制”等工作范式,提升自治法治善治能力,筑实治理“共同体”。
为破解社区“权小责大”的困境,虹山中路社区强化“多元支撑”,融合“四下基层”“两代表一委员”等机制上下联动。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成功实施西路人行道改造,明确市政道路权属,解决困扰多年的出行顽疾;通过“2+3+N”机制,在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协助下,成功化解涉及特殊人群的多年邻里积案;促成多部门联合解决新村小区频繁停水、机动车乱停乱放、共享单车堵塞通道等民生难题。同时,融合“七彩同心结”工作法和科技赋能手段,推动“有事多商量、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商量”成为社区共识,社区治理形成了“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本报记者 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