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 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思茅区推出创业就业“政策礼包”——

搭建平台 逐梦启航

老爪箐创业村落。 本报通讯员 陶俊蓉 鲁海杨 摄

求职者前往思茅区零工市场应聘。 本报通讯员 陶俊蓉 鲁海杨 摄

本报记者 胡梅君 通讯员 陶俊蓉 鲁海杨

聚焦

近年来,思茅区聚焦灵活就业群体与创业者需求,推出一系列创业就业政策,为求职者和创业者搭建广阔平台,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零工市场 灵活就业有温度

思茅区零工市场位于新华巷1号,自建成以来,便成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的重要对接平台。其以“灵活就业、增收共富”为理念,以科学布局、规范建设、高效运营、优质服务为标准,打造出功能齐全的就业服务空间。

在最新一期招聘会上,不少求职者闻讯前来求职、洽谈,他们穿梭在各个招聘摊位间,仔细浏览着招聘信息,寻找心仪的岗位。招聘企业的工作人员则热情地介绍着岗位要求和福利待遇,耐心解答求职者的疑问。在这里,求职者不仅能获取最新的岗位信息,还能得到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政策解读。

“这里的岗位信息非常丰富,涵盖多个领域。工作人员会耐心询问我的求职意向,根据我的情况推荐合适的岗位,真是帮了大忙。”求职者鲁俊兰说,她已经和几家企业进行了初步沟通,有几个岗位很符合她的期望,会进一步洽谈。

为提升服务效率与覆盖面,零工市场采用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线上通过“思茅区零工市场”微信公众号、线上小程序等平台,实时发布岗位信息,实现全天候快速匹配用工需求与求职意向。线下定期举办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优化现场洽谈流程,实现“即时快招”。

某企业负责人周雪说:“零工市场的招聘会是零成本的,整个流程快捷高效,成功率比较高,这样的招聘方式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实用。”

思茅区零工市场运营以来,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创新运营模式,为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揭牌至今,累计发布90期岗位信息及政策宣传,开展线上招聘会14期、线下招聘会16场,邀请240家用人单位累计发布招聘岗位6072个,吸引4500余人次求职者参与。

“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逐步扩大零工市场服务范围,覆盖更多乡镇和社区。通过设立零工夜市、零工驿站和就业创业服务站等方式,让招聘地点从固定点到‘烟火处’,将就业服务延伸到农村和偏远地区,为更多零工人员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思茅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刀丽说,中心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零工市场合作,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零工人员和用工需求的跨区域对接,引进先进地区零工市场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提升思茅区零工市场的整体水平。

个人创业 高效办理加速度

日前,在思茅区政务服务中心人社部门的“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去年大学毕业的赵鹏云在工作人员的详细指导下,登录云南政务服务平台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线上填写了贷款申请表,上传了核心材料电子版,仅花费10多分钟就完成了就业登记。在申请5天后,他就拿到了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助力其工作室顺利启航。

“整个操作过程清晰流畅,工作人员的主动沟通、精准推送和清晰指引,降低了我反复咨询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好的政策和智慧的服务,成为我们创业的坚实‘起跑器’。”赵鹏云感慨。

从毕业即就业到毕业即创业,赵鹏云的故事是万千青年奋斗的缩影,更是思茅区“就业一件事”改革成效的生动写照。为解决创业者融资难题,思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推出个人创业“一件事”政策,进一步打破部门业务壁垒,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将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业务整合起来,按照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联动办结的原则,推动与个人创业关联度高、办理频次高的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纳税人信息确认、无雇工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设立、就业登记等事项高效整合,实现个人创业“一件事”线上线下跨部门跨层级联动办理。

“以往在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时,申请人需要辗转多个部门,耗费大量时间在路途奔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来,我们的服务窗口现已实现个人创业‘一件事’集成办理。工作人员不仅能够现场受理就业登记业务,还可通过融信服务平台同步提交贷款申请。”思茅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丹介绍,该申请经系统自动跳转至平台后,将由银行直接进行审核,大幅缩短贷款审批时限,既有效减少了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又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

从“马路市场”到“数字零工”,从“多头跑”到“一次办”,思茅区以务实举措回应群众期盼,一系列政策红利正转化为稳就业、促发展的强劲动能,为奋斗者铺就“家门口”的致富路。近年来,思茅区人社部门创新创业发展路径,从政策支持、平台建设、示范引领、精优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做实7项就业创业基本服务,开展多项个性化服务,帮助广大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2024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就业见习补贴176.25万元;组织开展2297人参加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发放补助1223.75万元;在创业社区、创业村落和创业街区吸纳入驻创业实体1007家,累计带动就业2133人次。

“今年,我们将继续践行‘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通过联动零工市场和社区,利用微信公众号、求职小程序等科技手段,全面掌握创业业态存量和就业岗位的供需底数,为创业者精准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同时,将围绕旅居产业发展,启动实施‘茶城旅居管家培养计划’,系统性地组织开展面向全区旅居管家和创业者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案例、考察相结合的模式,设立人社服务专员,提供政策咨询、贷款申请帮办等‘一站式’服务,让政策直达创业者门口。”思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董涵说。

  • 德宏州首座共享储能电站并网投运

  • 搭建平台 逐梦启航

  • 报头

  • 西双版纳州文旅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成效

  • 晋宁区总工会联动电商平台打造数字产业工人孵化培育品牌

  • 宾川打造百万千瓦级光伏产业

  • 文山供电局全力保障产业发展用电

  • 恒丰银行助陇川蚕桑产业发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