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炽热的阳光洒满宾川大地。正处于并网前收尾工作的宾川县金牛镇大梅地光伏项目建设现场,140多名工人分别在光伏区、集电线路及35千伏开关站进行紧张有序的施工。连绵起伏的山峦上,光伏板如鱼鳞般闪耀着光芒,铺陈开来。
“大梅地基地集电项目总体装机容量是2万千瓦,光伏区设置有一条总长约15公里的集电线路,项目总投资1.03亿元。该项目于今年3月初开工,并网发电后年发电量可达到2881万千瓦时。”宾川大梅地光伏发电及集地线路项目负责人王新民介绍。
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宾川,光热资源非常丰富。立足热区光热资源优势,宾川抢抓机遇谋项目,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全力打造“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全力打造百万千瓦级光伏产业。
据介绍,宾川县光伏项目体量占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三分之一以上,也是全州并网最多的县市。这些光伏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从国家公布的太阳能资源数据来看,宾川光照资源是每平方米6400兆焦,在全省各县(市、区)排名第二,是适宜开发光伏项目的一类地区。基于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宾川县从‘十二五’期间就开始布局谋划建设新能源光伏项目,到目前共建成18个光伏电站,总装机110万千瓦。”宾川县能源局局长杨瑶介绍。
数据显示,2024年宾川绿色工业产值超过12亿元,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超过20亿千瓦时,对地方工业生产、招商引资,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固等都提供了较大支持和保障。
为推进光伏产业的高效发展,宾川县成立新能源项目指挥部,抽调了一批懂专业、懂技术、能干事的队伍,全力保障项目的实施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有项目一对一提供“保姆式”服务,针对存在问题,要素保障部门第一时间跟进,采取周调度、季评比等方式,做好全程跟踪督促和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快速建成投产。
“我们将继续做好新能源产业布局,做好后续5个20万千瓦的集中式光伏项目,以及3个老旧光伏提升改造项目。积极拓宽宾川新能源发展渠道,加快推进‘沟能融合’‘线性高速公路+光伏’等发展,同步做好风电‘御风’行动等配套项目,全力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新能源项目基地建设。”杨瑶说。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吴松江 安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