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乡村振兴

定向医学生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唐金娟 覃慧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这指明了基层医疗人才量的扩大与质的提高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此,培育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以下简称“定向医学生”)是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队伍的题中之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医疗保障和人才支撑,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引擎”。

输送医疗人才“生力军”

通过“两免一补”政策,构建医疗人力资本“教育—就业”的闭环系统。通过学费减免、定向就业等激励措施,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医学专业并在毕业后到指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确保学生毕业后有明确的就业岗位,打通医学生就业与基层医疗人才缺口的“任督二脉”,疏通人才输送“堵点”,为乡村持续输送医疗生力军。在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阶梯式”医学教育模式,优化基层医疗人力的资源配置。专科教育聚焦专用型人力资本积累,重点培养基层常见病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操作性技能;本科教育侧重通用型人力资本培育,强化复杂病例处置、科室管理等临床决策能力。分层培养机制不仅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还能够显著提升医疗资源与居民健康需求的适配效率,为农村居民医疗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强临床、重全科”为培养核心,根据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实际需求,把脉问诊、精准发力,开出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全科医生“处方”。一是建立以疾病谱系为纲的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将高血压、糖尿病等乡村高发疾病诊疗作为重要教学内容,确保技能培养与基层医疗场景的高度契合。二是设计“临床操作能力—公共卫生素养—人文胜任力”三位一体的能力框架,既涵盖急性病症处置等硬技能,又强化慢性病管理、医患沟通等软技能。三是构建“传统技能—数字素养”融合发展的能力迭代机制,在保留基层适宜技术培养优势的基础上,融入如医学人工智能、远程医疗技术,提升医学生运用新的工具解决基层医疗难题的能力,培养具备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校地协同、定向培养”,打造联合培养模式。医学院校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确保教学内容紧贴基层实际需求。医学院校主要负责基础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派业务骨干参与教学,将真实病例和实用技能融入课堂,使教学更具实用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创新“双导师制”培养方式,院校导师负责理论指导,社区导师指导实践操作和基层工作方法,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升乡村诊疗“优质度”

找准专业知识与乡村诊疗的“融点”,在常见疾病诊断、治疗规范、用药治疗合理等方面重点突破,有效解决因医疗知识不足导致的误诊和治疗不规范问题。通过制定标准化诊疗流程和用药指南,系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打通智慧医疗与乡村健康需求的“触点”,推动数字化诊疗技术在乡村的落地应用,为农村带来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引入数字化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如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的规范操作及数据记录分析,帮助村民更好地管理健康,让村民享受精准便捷的医疗服务,加强乡村医疗数字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发掘中医药与医疗多元化需求的“融合点”,精准对接乡村居民多元化的需求,运用所学习的中医药知识和掌握的中医技能,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等,为村民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选择,促进中医药在乡村的传承和发展。建立健康教育与村民认知的“契合点”,把讲座、宣传栏、艺演等传统宣教形式与“健康大篷车”“田间课堂”等特色宣教活动交替使用,提升村民健康素养,如宣传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等知识,促进医防融合,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底座”。

激活基层医疗“联动力”

纵向联动: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合作。作为双向转诊通道的“推动者”,定向医学生可引导农村居民基层首诊和转诊,对于超出基层诊疗能力的患者,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保障患者全程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作为乡村医疗资源下沉的“践行者”,参与建设县域医联体,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早发现”,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作为乡村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远程医疗服务的“对接者”,利用远程医疗平台,系统学习上级医院的先进诊疗技术及经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协助开展远程诊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促进智慧医疗事业的发展。横向协同:织密基层医疗服务网。通过开展联合义诊、巡回医疗等联合医疗服务活动,整合基层机构医疗资源,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发挥“信息纽带”作用,依托定向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高效对接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如电子病历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等,优化基层医疗数据流转效率,助力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乡村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网的协同效能。

(作者单位: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报头

  • 高校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对策研究

  • 数智化赋能英语教学创新发展路径

  • 定向医学生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 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创新路径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