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华坪县石龙坝镇龙井村的丽江红芒迎来丰收季,漫山芒果树硕果累累。与往年不同,灵活穿梭于果园上空的农用无人机成了采收现场的“新主角”。它们有条不紊地将一筐筐新鲜芒果从陡峭的山坡果园直接运往山下的分拣点。
“村里芒果种植面积达1800亩,大部分在陡坡山地。过去采收季,运输是最大困扰。”龙井村村民杨明兵介绍,“果园路难行,以前全靠人工背运,不仅费时费力,雨天易摔跤,芒果也常被压坏。”
今年,村里引进了载重60公斤的农用无人机。操作员在果园旁空地将刚摘下的芒果挂上吊索,无人机便能沿预设路线,几分钟内将芒果稳稳运抵山下分拣点。“以前一个人一天最多背800公斤,现在一架无人机一天能运7500公斤,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杨明兵说。
目前,华坪县已开展多期无人机植保培训,累计培训550余人,现有150余台无人机投入植保作业,为芒果种植从管护到采收的全流程提供科技支撑。
在会泽县娜姑镇,鹰嘴桃种植户杨书也采用无人机做“搬运工”,让沉甸甸的桃子从枝头“飞”向分拣中心。
走进杨书家200亩鹰嘴桃种植基地,只见饱满的鹰嘴桃把枝条压得微微下垂。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刚摘下的桃子装进特制的背篓,再将背篓固定在无人机的吊绳上。随着操作员一声指令,无人机缓缓升空,避开果树的枝叶,沿着预设航线平稳飞行,仅仅20秒,原本需要人工肩挑背扛走20分钟山路的桃子,便坐着飞机稳稳落在路边等候的农用汽车车厢里。
“用无人机运送快速高效又实惠,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杨书和记者算起了成本账,以前摘下来的桃子都用人工肩挑背扛,每人每天200元工资,还供两顿饭,工人每运送一趟得20多分钟,还得担心颠簸碰坏果子。现在用无人机运输,每架无人机每天能运送10吨桃子,是人工运输量的5倍,这两架飞机买得值当。“无人机每架6万元,还可以享受1万元的农机补贴,实际自己支付了5万元。”杨书说。
在分拣中心,刚运送来的鹰嘴桃正排队接受“体检”,上秤、分拣、包装,20多个工人有条不紊。“这是我从蒙自请来的包装团队,他们在桃子的分级、包装方面很专业,能确保包装品质,不用我操心。”杨书说。
据了解,今年鹰嘴桃的批发价为每公斤7至15元不等,杨书的200亩鹰嘴桃今年产量可达300吨,产值可达200多万元。
本报记者 李铁成 张雯
通讯员 黄庭芳 代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