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弥勒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探索低空经济党建联盟,构建从整机研发、发动机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打造云南省低空经济示范标杆。
弥勒市将党建引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机关党建年度工作要点,试点建立云南弥勒产业园区,由市工信局、市政务服务局和弥勒东风机场等12家部门、企业组成低空经济党建联盟,形成组织统筹、党建联盟协调、行业党支部落实的党建引领发展链条。联盟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组织开展低空经济产业投融资供需对接、学术研讨交流等活动,为链上企业搭建银企沟通、政企沟通、校企沟通桥梁,以党建优势整合各方力量,赋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目前,党建联盟组织园区、发改等部门协助企业谋划总投资2亿元的云南通用航空器生产制造建设项目,开发空中游览、飞行体验、航空研学、驾照培训等7个潜在消费市场,助力弥勒浩翔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2024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补助资金100万元。
市直机关工委指导各机关单位制定“三服务”清单,将培育、引进、服务低空经济产业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市工信局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设立名师工作室和技术中心,通过订单式培养、“师带徒”、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培养发动机三维造型设计、模具制造、数控编程、飞机喷涂、飞行技术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60余名,获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积极构建交流平台矩阵,举办“中国航天日”云南省系列活动、低空经济与航空先进技术产业化研讨会等会议,促进低空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等14位低空领域权威专家提供科技支持,形成人才共育、平台共建的良好局面。
弥勒市制定实施党建赋能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发挥产业链党组织作用,引导弥勒浩翔科技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招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新引进亚捷、博岳等上下游通航企业9家,覆盖无人机关键原材料、整机制造、零部件、机载设备、行业应用等环节;4家通航企业成立轻型飞机飞行体验和执照培训学校,开展飞行培训表演、高空跳伞、航空护林等业务,初步呈现无人机产业研发、制造、运营、服务集聚态势。
本报记者 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