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鑫龙) 近日,主题为“专业发展·数字非遗·地方服务”的首届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年会在昆明学院举行,与会代表就数字人文赋能区域特色文化研究与应用的新路径进行探讨。
与会专家以线上线下方式作了“打造‘小而美’的语言模型有没有可能性”“数字人文实践应用与地方服务能力提升”“迴路中的史学家:浅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等主旨演讲。研讨会上,专家们分别就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艺术与媒介,算法、多模态与大模型,文学、情感与空间,数字化、知识图谱与基础设施等方面共同探索数字人文研究的新工具、新方法、新范式。
会议由昆明学院主办,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承办,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清华大学—同方知网数字人文联合研究中心、中华书局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