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教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探索高原医疗创新的“无管”实践

“大概手术后4小时,我就能进水进食了,也没有术后不适感,明天就可以出院了。”不久前接受了胸部无管微创手术的患者孔女士表示。

自2012年正式引入非气管插管麻醉技术,开启胸外科“无管化”微创手术新篇章以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已成功完成手术3000余例,并已在全省34个县市推广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加精准、微创、安全的治疗新选择。

省一院党委书记倪俊学介绍,2012年,医院率先引进钟南山院士、何建行教授团队倡导的“无管技术”,2017年成功开展了无管胸腔镜肺叶切除、纵隔肿瘤切除等手术,并联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国家级非气管插管技术学习班,2019年完成云南省首例“非插管麻醉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2020年,团队为92岁高龄的患者成功实施无管胸外科手术。2024年,医院成为国家呼吸临床医学中心“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同年牵头成立“高原无管技术联盟”。

“传统的胸外科手术需要气管插管,而‘无管技术’通过精准麻醉和微创操作,使患者免除了插管痛苦,麻醉用药量减少40%以上。”省一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彭俊介绍,临床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的患者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进食饮水,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5至2天,医疗费用降低20%,真正实现了“舒适化医疗”的目标。

“此类手术在传统麻醉方式下多为全麻,而无管手术彻底颠覆了这一模式。患者没有气管插管,全靠自主呼吸,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并发症都会大幅度减轻。”省一院麻醉科主任金华说。

目前,医院“无管中心”项目团队能熟练开展高原适应性无管麻醉技术,建立了精准麻醉与术中管理流程,无管化操作能覆盖肺移植、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纵隔肿瘤切除、手汗症治疗、漏斗胸矫治等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气道损伤,降低术后因气管插管带来的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

近日,在《无管中心建设及工作规范》标准启动会暨无管中心试点单位签约仪式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与北京胸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共同签约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首批“无管中心”试点建设单位。

本报记者 陈怡希

  • 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将亮相拓东

  • 报头

  • 打造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云岭名方”工作启动

  • 芒果种质资源项目助产业提质增效

  • 首届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年会在昆举行

  • 全国水力发电职业教育专家聚昆研讨

  • 甘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培训班在昆举办

  • 探索高原医疗创新的“无管”实践

  • 华坪女高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有序推进

  • 显微镜下攻克颅底凹陷

  • 被毒蛇咬伤要及时救治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