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滇池,碧波荡漾。位于滇池西南岸的晋宁区太史村,绿树掩映,静谧悠然。这座因明代文人杨慎(号升庵,人称“杨太史”)谪滇留宿而得名的小村落,如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诗意,成为“旅居云南”的理想目的地。
2023年,随着《昆明市滇池沿岸重点乡村改造提升方案》的实施,太史村开启了蜕变之旅。村庄以“留住古韵乡愁、焕发古村生机”为理念,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特色文旅项目。串联滇池风光的“最美环湖路文化体验圈”吸引着众多骑行爱好者;冬日晨曦中的海鸥飞舞,令游客流连忘返;每周六的“小森林集市”人声鼎沸,村民将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摆上摊位,实现家门口创收;虎山集市的“日茶夜酒”小店,成为游客休闲社交的热门之选。据统计,太史村最高日均游客量可达近2万人次。
村内的“阳昱小筑”民宿已成为旅居者心中的诗意栖息地。洁白的墙面、鲜红的旋转楼梯映衬着蓝天,庭院内花草芬芳。民宿经营者赵悦表示,正是看中了太史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滇池沿岸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她们团队决心将三间老屋改造升级。如今,16间各具特色的客房或融汇“滇池八景”意境,或点缀明代杨慎的诗画元素。房内不仅配备智能温控系统和高品质寝具,更巧妙设置“文化角”,陈列老式织布机、皮影道具等传统手工艺品,让游客在现代舒适中触摸古村的历史脉搏。
今年以来,太史村积极探索“互联网+乡村”发展模式。村游驿站和“村播小院”为当地特色产品打开了销路,其中“紫气东来”紫洋芋土豆片尤其畅销,成为爆款网红产品。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特色伴手礼,更显著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以家庭之“小美”共同汇聚成村庄之“大美”。2024年,太史村成功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典范。
“未来的太史村将真正实现‘春冬看花、夏秋摘果’,为旅居者提供四季皆宜的深度体验。”太史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村庄周边正在建设蓝莓果园、树莓采摘园和玫瑰花田等。来自重庆的退休游客王先生对此充满期待:“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村民淳朴。我们买菜做饭、打乒乓球、在滇池边散步、去县城图书馆看书,非常惬意。”他和亲友自今年6月初就旅居于此,计划9月返回重庆,享受着惬意的“候鸟式”生活。
夕阳西下,金色的波光在滇池水面跃动,太史村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柔和。这座滇池畔的古村落,正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的创新活力,绘就一幅诗意栖居的美好画卷。
本报记者 张雁群
实习生 赵若希 杨梓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