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山野到餐桌——

昆明木水花市场念活生意经

特写

晨曦微露,昆明木水花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早已人声鼎沸。松茸的冷冽清香、牛肝菌的泥土气息、鸡枞的独特芬芳在空气中交织,吸引各地食客前来采购。

“当前正是野生菌的年度产销旺季,8月迎来交易的高峰期,日均能有500到600多吨的交易量。”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市场主管瞿占世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交易中心有来自9个国家、24个省份、全省129个县(市、区)的268种野生菌上市。2024年,中心累计交易量达6.9万吨,年交易额超120亿元,松茸、牛肝菌等野生珍品持续走俏欧美、亚洲高端市场,金针菇、香菇等栽培菌类出口量亦显著攀升,成为云菌产业强劲脉动的缩影。

“当前,市场上牛肝菌、鸡枞、青头菌等菌类热销,但不少市民对野生菌的价格不了解。”瞿占世介绍,为方便市民和游客选购野生菌产品,交易中心联手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新服务,每周发布《一周菌报》,提供当周主要野生菌的市场价格区间,帮助大家了解行情、合理消费。“比如最近鸡枞价格从160元到600元,根据产地、品质等标准定价不同,市民可参考这一价格区间,选择心仪的鸡枞购买。”

大量的野生菌交易,不仅物美价廉,还安全可靠。今年7月,全国首家市场食用菌质量监督管理平台在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揭牌成立。这一新成立的木水花质量监督管理处创新性构建科研检测、行业指导、市场监管三维联动机制。平台将聚焦野生菌及栽培食用菌的质量安全、品质分级等关键环节,为商户提供便捷的检测服务,同时为行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流通提供数据支撑与技术保障。

“该平台依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国家级检测资质与专家团队,让市场实现了抽检数据实时公示、商户信用建档、投诉48小时响应。平台上线后,消费者、商超及电商平台均可通过该中心获取专业鉴定服务,所有鉴定结果将统一公示。”瞿占世介绍,通过常态化的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将有力推动食用菌产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升级,助力云菌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本报记者 李承韩 实习生 朱建宇

  • 南华打造保育促繁试验田

  • 云菌“破土成金”

  • 报头

  • 昆明木水花市场念活生意经

  • 从资源宝库迈向产业高地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