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花潮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草药清香

西木

最爱进山采药。

那年11岁,站在门槛上,伸直手臂能够到门头。考完小升初,没有假期作业,有很多时光陪外公进山采药。

外公是乡里的名中医。他长得高大结实,双手十指纤长。他从小抱我,那双手柔软得像棉花,一年四季都很暖和。冬天,外公接我放学,我出校门第一件事,就是把小手放进外公大手里,冻僵的手指头,像开春的冻土,渐渐回暖。

患者大多是熟悉的乡邻,也有人从外地慕名而来——有的走路来,有的骑马来,有的坐车来。一次,一个阿婆脚疼,她儿子用一只大竹篮把她背来。

外公没有休息日。山路崎岖且遥远,从一座山顶到另一座山顶,需要先下山,走到河底,再上山。往返间,半天时间过去了。有患者来,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外公都会马上给患者看病。看舌苔、看眼睑、把脉、量血压、扎银针,外伤患者还要清创、涂药、包扎。遇到路远住下的患者,外公还给患者煮药。

“葛根24克,防风15克,竹叶9克,桔梗15克,桂枝12克,潞党参12克……”外公拿着那个秤杆被磨成金黄色的小秤,那双柔软的手,抓药、称重、装罐、加水、煎药,有条不紊。很快,屋子里飘散出浓浓的中药香味,浸入身体每一个毛孔,悠远,回甘。

“只要进山,一屁股坐下去,就能坐着3棵草药。”外公背着背箩,背箩里装着小锄头、镰刀、水壶和馒头。“采药也分节令,每种草药的生长周期不同,药效也不同。像补肾的草药,肾主水,生发于冬,冬为藏,药效藏于冬,得冬天采。”外公指着一棵叶片中间长着一排尖锐小刺的植物:“这是入地金牛,学名两面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烧伤烫伤。”外公不让我碰那株看上去不好惹的植物。

进入深山,树林更茂密。地上铺着厚厚的落叶,像踩在地毯上。到下午,外公的背箩装满了。外公指着石缝间生长着的两朵像菌子一样的半圆形的东西说:“那是灵芝,是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传统名贵药材。”外公让我采摘。“它长得黑乎乎的。”我说。“看事物都不能光看外表。”外公说。

回到家,外公带我晒药。

外公打来井水,用清水洗净草药,剪去多余枝叶,用纱布擦干后,放到簸箕里摊开,放在院子里晾晒。每过几个时辰,外公会把草药翻个身。天气好,草药一天就晒干了。

外公让我帮他把每种草药放进写着药名的药罐里。有些药罐摆得高,我要爬上梯子才能够着。药罐摆在阴凉的房间,外公说:“中草药的保存温度不能高于30摄氏度。”有些药材放在深色罐子里,外公说:“它们怕见光。”

那两朵灵芝,外公给我一根外婆纳千层底布鞋的棉线,让我把它们串起来挂在窗子上。我以为它们会变小、卷曲,但是它们没有变化。

小时候,我对外公说:“长大了,要当老师,要当律师,要当歌唱家。”大学却选了医学院校。上解剖课,摸到细如发丝的神经纤维;上内科课,看见比全世界最精密仪器还精细无数倍的心血管系统;上中医课,接触博大浩瀚的中医,医道性命,自由包容。想起儿时常抢外公称药的小秤,外公耐心地拿回小秤,继续给我讲解手中的药材。稚童的不懂事后面,饱含一位老中医的关爱和传承。

第一次煎药,一边对着药方念念有词,一边守着砂锅寸步不离。3床患者:一包药煮两次,冷水泡药半小时,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半小时。18床患者:有先煎后下药,先煎的药先煮一小时,后下的药最后10分钟放入。7床患者:感冒解表药,大火猛煮15分钟。戴着医用外科口罩,中药香味慢慢地渗透进鼻腔,让人耳目清明。在中药房待的时间长了,对药味不再敏感。直到出来上洗手间,或者到病区送药回来,再踏进中药房那刻,会被中药独特的香味瞬间击中。被香味包裹,像儿时在外公背上,安心,温暖。

那年,到外地进修,从四季如春的南方踏进冰雪覆盖的北方,精神充满活力,身体却先罢工。咳嗽到头昏眼花。从社区医院到专科医院再到三甲医院,药物从床头柜摆到餐桌。半夜咳醒,想起白天医生说:“你这个像百日咳,不用管它,咳足一百天,自然就好了。”我拧开一瓶止咳糖浆,一口气喝掉半瓶。像这样咳足一百天……我不敢往下想。

我想起外公医治过的一位咳嗽患者。当时,他咳得嗓子哑到说不出话。外公当即给他用了几味彝药:阿科兹、诺肺莫力气……当时我问外公,这些药名怎么这样拗口?外公说:“彝族是一个既有语言又有文字的民族,很多彝药和地名一样,都是直接用彝语命名。”喝了两碗外公煮的彝药后,患者咳嗽缓解。第三天下午,他用嘶哑的嗓音告诉外公:“我半天没咳了。”

抓过手机,当即给同学打电话。第二天下午,顺丰速递送来一个药物包裹。是心理作用,还是身体遇上熟悉的中彝药配方。很快,我就没咳了。

那两朵灵芝,现在挂在我的书房窗子上。它们和采摘那天一样,没有任何变化。而外公,已经离开人世9年。

我很想他。

  • 报头

  • 草药清香

  • 分得琼英一两枝

  • 号角

  • 澄江的藕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