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丽江市构建“训练+赛事+营地+文旅”发展模式——

体旅融合活力涌

晨光中的丽江市体育发展中心田径场上,来自全国的多支运动队正开展集训。海拔2400米的丽江凭借高海拔耐力训练优势与四季宜人的气候,正成为国内外瞩目的训练热土——年均吸引训练队伍3.3万人次,催生2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构建起“吃、住、行、训、游”一站式服务链。

近年来,丽江市以“训练+赛事+营地+文旅”的四维融合模式,按下体旅融合加速键。在“国家田径队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示范引领下,丽江市同步推进精品赛事与全民健身双轨发展战略,今年规划县级以上赛事30场,其中国际级2场、国家级5场。目前,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玉龙雪山”乒乓球邀请赛已成功落地,新推出的“向山而行”山地自行车赛将串联泸沽湖、程海、玉龙雪山三站分赛,赛事体系正向质量提升与县域延伸转型。

在大力开展精品赛事的同时,丽江市同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已成功举办赛事活动41场次,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吸引15万余人次参与。针对青少年群体,丽江市通过“壮苗”“强体魄”等专项行动,构建起常态化、品牌化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此外,以竞技体育为抓手,丽江市还将组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持续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丽江市积极创新“体育+”模式,串联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等景区,推出精品徒步骑行线路、户外营地、观星露营等体旅融合新产品,推动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为参赛者定制旅游攻略、协调景点优惠,并融入非遗展示,让竞技场成为兼具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的展示窗口。全市通过多元布局特色运动营地,构建覆盖全龄段、多业态的体旅融合矩阵,让运动体验与旅游消费深度交融,为“体育+旅游”产业注入持续活力。眼下,从玉龙雪山脚下可提供11项规模化运营户外项目的东巴谷汽车旅游营地,到拥有20个覆盖全龄段需求运动主题乐园的猎鹰谷景区;从年入住率达98%的桃花坞户外运动营地,到年吸引游客超21万人次的丽江地中海国际度假区阿美泽营地……众多特色运动营地串珠成链,织就了“体育+旅游”的全新产业链。

发展步伐还在不断加快,今年初,丽江市发布42个体育招商项目,成功引进古城区高原训练基地等3个项目,签约金额5000万元;丽江国际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文笔海水上运动基地等重点项目已纳入“十五五”重大体育规划;云南省首家户外运动救援训练中心的挂牌成立,通过“体消融合”模式,为构建“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安全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报记者 和茜 李铁成

  • 车间开到家门口 产业升级促增收

  • 生态绿洲上崛起秀美家园

  • 鸡枞陀螺翻飞舞

  • 报头

  • 体旅融合活力涌

  • 院士专家共聚大理研讨生态系统治理

  • 云南发布第三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 普洱市碳账户平台试运行

  • 大理州抓实学习教育促进经济发展

  • 元谋:优质资源下沉 惠及基层群众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