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珠成串
“高效办成一件事”提速增效,企业难题靠前解决,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亮剑”查处……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紧盯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擦亮政商关系“亲清”底色,通过精准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政务服务提质,文山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监督重点,通过查阅台账、现场走访等方式开展“体验式”督查,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创新监督机制,推动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监督助力下,文山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窗口,曾需2至3个工作日、多部门辗转办理的企业注册事项,如今20分钟即可办结。截至2025年5月31日,该州“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上线下办理44万余件,企业群众切实感受到“一件事一次办”的便利。
“政府组织招聘会、保障水电供应,生产经营十分顺畅。”经营问题解决后,面对马关县纪检监察干部的回访,南山产业园区某电子科技公司负责人积极点赞良好营商环境。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上,文山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整合监督力量,开展“访企业、解难题、送服务”活动,通过明察暗访,重点监督涉企政策落实、部门履职及干部作风等情况,既压实部门责任,又主动靠前服务,推动惠企实事落地。
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文山州纪委监委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陈某某违规插手经营、郑某收受贿赂、韦某某严重违纪违法等一批典型案例被严肃查处并通报。2024年以来,全州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发现损害营商环境问题94个,提出整改措施97条,整改63个;受理问题线索27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1人,问责23人,移送司法机关37人。同时,通过“下沉式+嵌入式”监督,将企业诉求转化为部门履职清单,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从优化服务到纾困解难,再到严查重处,文山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有力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用“亲清”底色厚植发展沃土,为市场主体注入信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黄鹏 通讯员 杨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