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华坪县建设就业“幸福里”——

以产聚人 富民兴业

务工人员通过虚拟仿真训练装置开展各工种作业训练。

在位于华坪县中心镇柳溪社区的华坪县就业“幸福里”大院共享农机仓库内,无人机、运输小火车等现代化机械整齐排列。在一旁的实训室内,务工人员通过虚拟仿真训练装置开展各工种作业训练。“用工方使用这些机械设备都是免费的,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聘请‘幸福里’的工人服务。以我们服务的芒果种植户为例,每亩果园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1200元以上,农户就近就地就业预计增加收入1.2万元。”华坪县就业“幸福里”项目负责人介绍。

华坪县就业“幸福里”整合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建成了培训室、实训室、宿舍、食堂、洗浴室、文体活动场所等设施,能同时容纳200名务工人员入住生活、开展培训,打造集共享现代农业机械、种植园托管、劳动技能培训、组织化劳务派遣、就业服务保障、乡土人才孵化、家门口务工车间务工集群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共享现代农业机械带动组织化就业是就业‘幸福里’的最大特色。”华坪县委组织部部长杨七裕介绍,华坪县就业“幸福里”项目重点建设共享农机管理系统和就业“幸福里”平台两大板块,采取“组织推动、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利益共享”模式,集成共享农机等8项功能,构建县域特色产业、县属国企、村集体经济组织、新经济组织与村民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变“问题项目”为“示范项目”。

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村集体与平台合作,通过组织化输出劳动力,参与平台利益分配,项目村每年预计保底年收益达7万元以上。参与合作的民营企业将获得技术支持、业务拓展、品牌打造、人才引进等精准扶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项目还有效盘活闲置的20余亩土地和2500余平方米房产,以“幸福里”为平台,向现代农业、产业链拓展等领域尝试实体化运营,单劳务技能培训一项业务就可实现600万元以上的经营收入。

“目前,就业‘幸福里’已储备本土务工人员7000余人,初步实现组织化派遣用工500余人次,技能培训239人。”杨七裕说,下一步,华坪县将聚焦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就业,重点做好运营管理、作用发挥、联农带农、功能拓展等工作,推动华坪就业“幸福里”以产聚人、以人兴业。

本报记者 李铁成 文/图

  • 以产聚人 富民兴业

  • 腾冲:国门新村绽新颜

  • 嵩明:杜鹃花开科技树

  • 报头

  • 充实假期生活 护航健康成长

  • 引才聚才做强特色产业

  • 创新为笔书写成长故事

  • 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在楚雄大理开展

  • 红河县:“两网融合”强防控 干群携手保平安

  • 第四届香格里拉论坛举行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