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开放云南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丹志:

云南实践为未来澜湄合作提供了经验

杨丹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丹志表示,澜湄合作为世界上不同政治制度、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开展次区域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样板。“合作机制对于次区域的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国际关系中多边主义的坚守和弘扬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杨丹志说。

澜湄合作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安全合作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其中的一个个故事令杨丹志印象深刻。

在他看来,这些成果和故事都生动地展现了澜湄合作的“推土机”精神和澜湄文化。经济发展方面,中老铁路及金港高速等项目建成通车,方便了民众出行;民生方面,甘泉行动、湄公河太阳村等项目,让民众的幸福生活可感可及;安全合作方面,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执法等合作,守护着我们的“澜湄家园”。杨丹志表示,这些澜湄合作的小故事,充分体现了澜湄合作的务实性和全面性,机制建设的灵活性、实效性和前瞻性。

在杨丹志眼中,云南省在澜湄合作机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澜湄合作的积极参与者、践行者和重要贡献者。云南省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成为澜湄合作的重要枢纽和桥梁,有力促进了次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云南省与湄公河国家官方、民间的务实合作,以及在澜湄水资源中心等机制内的合作,取得了系列成果,也为未来合作提供了经验。”他说。

杨丹志认为,下一步,云南可以根据国家需求,继续发挥地理区位优势,承办更多澜湄机制框架内的国际会议,承接更多的培训澜湄国家执法、警务、医疗、教育人才任务,并与澜湄国家地方共同推动跨境产业园区建设及跨境旅游,进一步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李吒

  • 亚太和世界都需要澜湄合作

  • 铁路带来联通,更带来可持续的区域合作

  • 合作机制为地区带来了更多实惠

  • 云南实践为未来澜湄合作提供了经验

  • 世界需要澜湄合作模式

  • 报头

  • 六国共同唱响大河之歌

  • 云南是澜湄合作的福地

  • 想到朋友情谊,心意便相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