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岭论坛

讲好抗战故事凝聚奋进力量

王世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段时间,云南省档案馆、西南联大博物馆、云南陆军讲武堂、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等推出形式丰富、各具特色的陈列展览和纪念活动。无数观众走进展馆,回望那段慷慨悲壮的烽火岁月,重温那段不可忘怀的民族记忆,深刻感受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伟大抗战精神。

每一件档案和文物,都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留存,是真相,亦是铁证。照片、训令、会议记录、书信、指令、施工图纸,这些凝固着峥嵘岁月的档案,是对其时、其地、其人、其行的原貌定格;照相机、行李箱、望远镜等文物,为时代留存下珍贵的历史记忆,堪称历史现场的“亲历者”。有了这些,历史方可看、可听、可知、可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这些年,无论是拍摄纪录片,还是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提升改建博物馆、保护历史遗址,云南都在以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还原历史痕迹,延续全民族抗战记忆。

当然,只靠档案并不一定能准确清晰地回答所有历史问题,还需认真挖掘研究档案及其背后隐藏的历史内涵,才能更为清晰地还原出历史的事实与真相,让更多人感知、铭记历史,深刻理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大价值。

一方面,要注重深挖细节、以物证史,深入解读档案背后的故事。“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展出400余件档案、图片,其中90%为首次公开展出,从南洋华侨机工的家书到滇缅公路民工领用工具统计表,从建筑图纸到政府训令,这些鲜活、接地气的档案细节让宏大的历史叙事变得可感可触。观众透过档案,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如何在历史浪潮中奋起搏击,更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另一方面,要创新展陈方式,让历史鲜活起来。在当前开展的展览活动中,云南创新突破传统展陈模式,为观众打造了沉浸式参观体验。云南陆军讲武堂发动书法家以笔墨再现抗战诗词,用创作诠释档案内涵;滇西抗战纪念馆运用“声光电”等展陈手段让历史场景复活,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滇西抗战的悲壮历程;摄影艺术家、爱国人士的亲属重走滇缅公路,用镜头记录下这条“抗战生命线”的今昔变迁。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能够为观众构建起多角度、立体化的历史呈现体系,让抗战记忆更加深入人心。

硝烟远去,历史有痕。守护好这份浸透鲜血的民族记忆,讲好抗战故事,不仅关乎对历史的尊重,更能够凝聚奋进合力。我们要与时俱进创新表达形式,推动档案文献资源活起来、火起来,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 报头

  • 让旅居养老活力充分释放

  • 调研要善于唠家常

  • 文件贵在“短实新”

  • 坚决捍卫记者采访权

  • 下期介绍

  • 给技能交换走红点赞

  • 讲好抗战故事凝聚奋进力量

  • 微看点

  • 国产动画电影为何能成爆款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