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点视点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优化要素保障为旅居产业赋能

话题

如何用好“1262”机制做好防汛减灾工作?怎样更好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推出哪些措施保障旅居产业发展用地?8月28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金宝轩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落实机制 打好防汛救灾主动仗

今年雨季,云南多地遇到连续强降雨,我省通过落实“1262”机制,有效应对多轮次强降雨,成功避让多起地质灾害,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然资源部门如何用好“1262”机制做好今年的防汛减灾工作?

金宝轩介绍,“1262”机制全称是“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是我省重点构建的防汛预警“叫应”体系。该机制自2022年建立以来,利用气象预测数据,为全省各部门提前做好12小时、6小时、2小时发布精细到县、乡镇的强降水落区预警,形成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应急联动机制,有效助力各级提前在重点区域采取有效防范应对措施。

“‘1262’机制有两个特点:一是从灾后应对到灾前预防转变。二是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转变。”金宝轩表示,“1262”机制建立后,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各成员单位在灾前防御工作中发挥各自专业和行业优势进行预警响应联动,使防汛形成合力。同时,“1262”机制让防范工作更有针对性,各部门可以依托气象部门发布的强降水落区预警,结合本部门的行业特点和优势,针对性部署防范工作。

谈及自然资源部门如何落实好“1262”机制,金宝轩表示,一是建立机制。结合“1262”机制制定印发了《云南省地质灾害“1262”递进式防范应对叫应工作机制(试行)》,建立省、州、县、乡、村五级叫应体系。二是风险研判。认真执行“综合值班+地质灾害”24小时双值班制度,值班员在收到气象“1262”预测信息后,启动“双模型+一分布”的分析模式,综合研判确定重点风险防范区。三是预警叫应。根据综合研判结果,制作并发布“1262”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专题服务,并对重点区域进行递进式叫应。四是应急响应。根据预警叫应情况,先严格按“四个一律”提前转移避险,再根据实际开展排查,根据排查结果采取排危除险、监测预警等应急处置手段。强降雨过程结束后,根据研判,险情解除的,组织转移群众有序返回。五是及时报送信息。当发生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事件,造成或预计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失踪)的,确保信息报送时效性和质量。同时组织、协调专家依法依规调查核实灾情,做好续报和终报工作。

创新举措 破解不动产办证难题

“想要买房但又担心拿不到房产证”是很多购房者较为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昆明市围绕提高不动产登记质量和效率,推出“自己的房子自己办证”等便民利企服务新举措,有效解决“办证难”问题。

8月18日,在昆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办事大厅里,市民王女士正在办理个人住房产权证。

“我上午申请,下午就能拿到产权证了。”王女士对办事效率非常满意。上午申请下午拿证,这样的速度得益于昆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登记模式、再造登记流程、优化登记系统、调整登记要件资料清单等改革举措,群众办理个人住房产权证的流程得以简化,办证时间大幅缩短。

昆明市优化新建商品房办证流程后,实现了“自己的房子自己办证”,开发企业完成新建商品房首次登记后,购房人可自行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转移登记,解决了购买新建住房群众的后顾之忧。

昆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登记二科科长李婧哲说,商品房“自己的房子自己办证”就是在开发商首次登记以后,同步提交授权业主自行办证的资料,群众如果是全款购房的可以自己来办证,主城区12个办证点可以同城通办。

“自己的房子自己办证”的实施,加快了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在住建部门开展竣工验收备案的同时,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前介入开展资料预审、信息关联、权调审查等工作,开发企业在合同约定交房前提交完整的登记申请材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在最短时间内受理和办结登记,于交房时便可向购房人交付。目前,这项改革措施已经有1318个房地产项目可以自行办理,惠及群众约126万户。

群众对于目前不动产登记改革的成效表示满意,但大家也希望不动产登记的便利能不止于昆明,在全省范围内都能享受到这样的便利。

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副局长高宏表示,把“自己的房子自己办证”等便民利企服务新举措在全省推广,关键要把地籍数据的汇集工作抓好,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我省一直在持续推进。同时,我省也在不断完善和规范办证流程,希望能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

政策赋能 强化旅居产业用地保障

“弥勒旅居行业特别火,我想在这里开一个客栈,请问云南省对旅游投资用地有没有优惠和支持政策?”网友留言咨询。

“随着‘旅居云南’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省自然资源厅在保障产业发展用地方面也出台了很多配套政策。”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副处长赵芳表示,省自然资源厅围绕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要求,今年3月印发关于加强旅居产业用地保障的通知,明确了坚守底线管控、坚持节约集约、优先盘活存量3个总体要求,从坚持规划引导调控、探索灵活供应方式、大力盘活存量空间等方面提出了16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加强旅居产业用地保障。

赵芳介绍,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保障旅居产业发展空间。我省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管控,合理布局旅居产业发展空间,切实保障以乡村旅居为重点的相关旅居业态及配套设施用地,并明确符合旅居零星城镇用地布局的,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来优化调整城镇开发边界,为旅居发展所需要的城镇公共设施以及半山酒店提供空间保障。同时,对列入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重点旅居村以及州(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旅居项目,也可以作为村庄规划调整的依据。二是实施差别化管理,完善旅居多元用地方式。通过直接配置国家计划指标、地方盘活存量指标等方式保障旅居项目落地,对纳入重点旅居村建设的应保尽保。支持“国有+集体”“建设+农用”等多元化用地,完善旅居用地分类管理、多种方式供地、组合供应等规定,明确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联营)审批程序,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为旅居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三是优先盘活存量资源,妥善处置历史遗留建设用地。以盘活存量作为首要土地保障方式,对使用存量土地、房产等发展旅居项目的,可申请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加强宅基地盘活利用,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平台公司”模式,支持“空心村”或老旧镇区整体改造发展民宿集群。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破解要素制约,释放土地利用活力。

下期介绍

上线单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上线时间:9月4日 12∶00—13∶00

参与方式:

云南广播电视台:

0871-96100

云南日报、云南网:

http://www.jinbifun.com

收听收看:

“七彩云端”客户端每周四12:00—13:00直播

云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FM105.8,AM576)每周四12:00—13:00直播

云南日报每周《观点视点》版专题刊载

云南网(www.yunnan.cn)每周四同步开播,往期节目滚动展播。

本报记者 李翕坚

  • 报脚

  • 报头

  • 优化要素保障为旅居产业赋能

  • 善于倾听网络民声

  • 实打实方是真宣传

  • 让“适老家具”更友好

  • 限时拍照不能只限时

  • 从“到店回暖”看消费转型

  • 微看点

  • 古风团播靠什么吸引观众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