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九组珍贵档案

滇缅公路路线图(1938年7月)。

1937年12月15日,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饬令保山、云龙两县县长电复滇缅公路修筑进展情况的电报。

滇缅公路旁的宣传标语上写着“前方努力杀敌守土,后方努力耕种建设”。

云南全省公路局滇缅公路各项工程移交总表。1939年7月18日,云南全省公路总局致函滇缅公路运输管理局,附上了各项工程移交清册。

1939年7月17日,交通部滇缅公路运输管理局第六工程段送腾冲县伤亡民工一览表的呈文。

第一批援华物资沿滇缅公路运进昆明城。

仰光分处十二月份下半月应行内运急资表(1941年12月10日)。

西南运输处1939年4至11月份南侨机工驾车肇祸表。

1940年12月17日,滇缅公路运输管理局昆明办事处关于敌机轰炸功果桥受损情况的电报。

1.跨越天堑 劈山填壑

滇缅公路西段要翻越横断山系纵谷区的云岭、怒山和高黎贡山余脉,跨过漾濞江、胜备江、澜沧江、怒江等急流深谷,工程异常浩大艰险。

面对日寇的穷凶极恶和自然环境的狂暴凌虐,云南人民仅用了9个月时间,硬是在悬崖绝壁、峡谷急弯之中打通了一条维系抗战的生命通道。

2.共体时艰 勠力同心

1938年1月,滇缅公路沿线各县和设治局征调民工陆续到达指定工地,加上雇用的石工、木工等,西段每天约有汉、彝、白、傣、回、景颇、阿昌、德昂、苗、傈僳等10个民族的13.5万民工在路施工,加上东段加固路基、桥涵的各县民工6万人,滇缅公路高峰期每天施工人数高达20万人。

3.同仇敌忾 群英毕至

修筑滇缅公路,80%的路段是崇山峻岭,急需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全国经济委员会派出一批工程技术专家来滇协助工作。来自国内外的一批有抱负的青年,也经过短期培训加入筑路大军中。

4.不畏险阻 工程奇迹

据档案文献记载,至1939年7月“综计滇缅公路由昆明至畹町,全长959公里,共有土方19983960立方米;石方1875497.055立方米;桥梁536座;石涵洞2198个,木涵洞1114个;石挡墙477.8米;铺路碎石1108739.62立方米。路面包括安宁至凤仪段在内,共铺筑泥结石路面957公里”,这是公路修筑史上的工程奇迹。

5.血肉筑路 民族丰碑

在筑路过程中,因公死亡人数不下3000人,因公伤残者达万人之多。总工程师谭伯英日记里的数据同样触目惊心:“平均每推进1.6公里就有3人伤亡,全线土石方量足够绕地球赤道三圈。当3000多具遗体被就地掩埋在路基之下时,这条公路已不仅是交通线,更成为了民族精神的纪念碑。”

6.抗战通途 中外瞩目

1938年8月底,滇缅公路全线土路通车。同年底,首批由苏联援华的军需物资经滇缅公路运入昆明。

7.托举山河 日夜不休

滇缅公路一通车,立即成为抗战时期中国连通外界的陆路交通动脉,数万吨汽油、枪支、药品、机械等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运入内地,承担起全国抗战物资90%的运输量。

8.南侨赤子 热血报国

1939年,近3200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侨领陈嘉庚的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来到滇缅公路这条抗战运输生命线,冒着枪林弹雨为抗战前线运送军需物资。

9.绝地抢通 护路重生

1944年5月,滇西反攻战役打响,各族民工组成的抢修队沿途修复被毁坏的路基和桥涵,保证后续部队和物资的运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滇缅公路紧紧围绕着抗战,经历了抢修、军运、切断、复路的过程,完成了抗战生命线的光荣使命。

  • 扫码观看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大型融媒体策划报道

  • 九组珍贵档案

  • 滇缅公路:血肉铸就的历史丰碑

  • 一条生命线

  • 四座桥横跨激流

  • 五个烽火岁月故事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