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党 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姚安县探索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

蹚出强村富民路

姚安县储备林弥兴产业基地农户在修剪花枝。 本报通讯员 张欣 摄

初秋时节,姚安县弥兴镇上屯村连绵的山头上,800余亩滇红玫瑰在湿加松林下茁壮成长。在这里,昔日“土里刨食”的村民已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原本零散分布、收益不高的土地,也在合作社的规划和经营下成为“林下生金”的沃土。每年盛夏采收时节,一朵朵饱满馥郁的滇红玫瑰竞相绽放,不仅点亮了山野,更铺就了当地村民持续增收的致富路。

“我们村党总支牵头引入林下花卉种植合作社与多家龙头企业,从事滇红玫瑰种植。每亩滇红玫瑰能产生7000至8000元的林下经济收益,农户每亩就有5000元左右的收益。今年,我们村集体收入预计在13万元左右。”上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志平说。

近年来,姚安县探索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整合基层党组织、农户、企业等各方力量,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质效,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连接,实现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持续增收。

该县制定了《姚安县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公司)实施方案》,明确村党组织引领职能、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内容,推动村党组织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引导村(社区)“两委”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构建“1+9+N”全链条责任机制,选派8名县委常委、1名副县长分别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划分9个片区,由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任片长,强化督查指导,压实乡镇党委统筹协调、村党组织具体实施责任,全力破解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

在土地政策方面,该县将整合的农村闲散建设用地资源,优先支持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在金融扶持方面,通过政府增信、财政贴息、降低门槛和税费,解决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人才支撑方面,加大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人员的技能培训,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高层次人才,到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开展服务。

该县还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721”收入分配方式,推动农户成为重要参与者,享受70%产业增值收益;鼓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聚在产业链上,获得20%的村集体收益;企业通过订单回购产销,降低企业在用地、用工等成本,获得10%增值收益。同时,鼓励镇、村探索建立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与经营管理人员报酬待遇增长挂钩机制,将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发现、识别、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调动村(社区)干部主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截至目前,姚安县共有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82个,77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带动2897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本报记者 谢蕊灿 通讯员 张欣

  • 蹚出强村富民路

  • 山间花香幸福来

  • 党员示范探新路 跨省织就致富网

  • 报头

  • “我村我治理” 力促基层善治

  • 党建联建跨区域 文旅融合齐发展

  • “红色引擎”筑堡垒 金融活水润乡土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