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充分发挥前沿省份作用,深化澜湄合作……近年来,云南省搭平台、建机制、促共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密切往来交流,凝聚发展共识,深化务实合作,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积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走亲戚”般交流交往
云南,中国的西南大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背靠14亿多人口的国内市场,连接25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国际大市场。在高质量发展的多彩篇章中,开放云南分外耀眼。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依托独特区位优势,不断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在“软联通”上不断发力,推动各项合作机制建设不断取得进展。
密切的交往与互动,见证着“通”的温度与共识的力量。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团出访,足迹遍布缅甸、老挝、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和阿曼等国,推动多领域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云南越走越亲、越走越近。
云南与相关国家的地方政府间建立了12个多(双)边合作机制,双边合作机制已实现湄公河国家全覆盖。云南省与5大洲的39个国家建立了119对国际友城,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机制成立20余年,中国云南—泰国(北部)合作工作组升级为中国云南—泰国合作工作组,中国—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合作论坛搭建了“全球南方”共谋蓝色未来的平台。
云南,成为合作中的重要链环。各国通过云南,读懂中国,凝聚共识。
围绕地方治理、纪检、执法、交通、农业等发展议题,云南还面向周边国家党政职能部门开展专题研修、培训和参访,加强交流,分享经验。
曾在云南参加党政干部培训的老挝中央办公厅地方基层局副局长维赛·康达感慨,云南是中国唯一与老挝接壤的省份,来这里就像“走亲戚”。在云南看到了中国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十分值得借鉴。
近年来,来自斯里兰卡各部门的近90位官员和专家先后来云南参训,成为双方友谊的践行者和推动者。9月中旬,刚结束培训的海关高级副关长费尔南多·兰加纳说,自己从在昆明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学习考察中看到了一个多元、美丽的云南。他表示,要为不断拓展斯滇合作多做工作。
携手共赢活力澎湃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娜丽卡·科迪卡塔说,每年来云南参加南博会,都是斯方的一项重要日程。这也是南亚东南亚以及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客商的共同心声。
从“南亚国家商品展”到如今的国际性展会,南博会已成为云南的标志性盛会,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各国多边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合作内涵和外延持续深化和扩展,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南博会背后,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云南。
携手各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云南也与更多国家在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
看口岸,机遇无限——
云南正充分发挥口岸畅通国内外市场关键节点的作用,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进一步助推沿边开放。
近年来,云南以昆明国际枢纽口岸为核心,以磨憨、河口、瑞丽重点枢纽口岸为龙头,以孟定清水河、猴桥、天保、关累港物流节点口岸为支撑的“1+3+4+N”口岸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云南正以口岸为流量入口,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国际货场车水马龙、出入境旅客“无感通关”、边民互市“智慧机验”……这一幕幕,正是云南沿边开放活力奔涌的缩影。
看贸易网,连接彼此——
今年上半年,云南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达663.6亿元,同比增长7.2%。
近年来,云花、云果、云菜等各类云南高原特色产品依托便捷通关与政策红利,以更优成本、更快速度进入越南、泰国、新加坡等成员国市场,为本地企业开辟了一条“黄金赛道”。
今年前7个月,昆明海关累计为我省出口企业签发RCEP、中国—东盟等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6.8万份,签证货值121.2亿元,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凭这张国际贸易中的“纸黄金”获进口国关税减让约3.03亿元。
云南省为湄公河五国提供“三免三便利”政策措施,全面推行澜湄签证、东盟国家旅行团免签入境西双版纳等便利化措施。
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规模连续7年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有效地促进地区协同发展。
走在开放的大道上,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云南与共建国家坚定携手,取得实打实的合作成果,写下更多共赢的故事。
本报记者 罗蓉婵 韩成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