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秋高气爽,滇越跨境旅游市场热度不减。每天清晨,河口口岸都会迎来一批批兴致高涨的越南游客。从这里,他们开启云南之旅。
越南第一旅行公司经理、越南—云南旅游联盟品牌主理人黄雪,已在越中旅游行业从业5年。今年的旅游市场,她发现了一些不同。
“往年,越南游客会持通行证赴滇游玩。他们通常会选择4天3晚的行程,最远能到达弥勒市。”黄雪说,今年更多越南游客渴望在云南看到更远、更丰富的风景,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等目的地因此受到青睐。
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黄雪和团队推出了6条越滇游线路,其间共接待近1万名越南游客。“好风景之外,便利的通关也是加分项。通常情况下,一批游客15至20分钟就能完成通关流程。”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共监管服务进出境旅客377.46万人次,同比增长18.63%。河口海关与口岸办、旅行社等单位建立了信息通报机制,及时掌握旅行团、调研团等进出境计划,并推出多项便民举措,开设进出境旅游团队快捷服务通道、特殊旅客“绿色通道”、设置双语咨询台等,进一步提升进出境旅客通关体验。
口岸人流如织,货物往来穿梭,一片热闹景象。
每年6月到10月,是农产品出口高峰期。近日,记者看到,天蒙蒙亮,一辆辆满载越南火龙果、榴莲、荔枝的冷链货车,与满载国产葡萄、鲜橙、车厘子的冷柜车交错而过,有序通过河口口岸红河公路大桥卡口。
云南渡边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云霞说,企业每天都有70多车鲜果蔬出口到越南。“新鲜度就是竞争力。口岸通关效率越来越高,早上从基地采摘、包装的石榴,下午就能送到越南客户手中。”
2019年,中越双边第一个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在河口口岸开通。2025年,中越GMS(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直达模式在河口口岸常态化运行。河口,这一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陆路口岸,正逐步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向周边国家的“黄金走廊”。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河口口岸进出口货物126.3亿元,其中出口货值88.5亿元,同比增长24.5%。
本报记者 韩成圆 陈晨 黄议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