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丽江古城智慧小镇构建“数智生态圈”——

立体安防守底线 旅游服务更便捷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科技正悄然改变着游客的体验与古城的治理方式——作为“数字云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古城智慧小镇以“1+1+N”工程为架构,通过一张基础网络、一个指挥中心、N类智慧应用,系统推进综合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旅游与智慧创新四大体系建设,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智慧化与安全协同发展。

“丽江古城是开放式景区,高峰时段人流量巨大,我们必须借助科技提前预判、科学引导。”丽江古城综合指挥中心员工刘敏介绍,在提升游客体验方面,丽江古城景区部署多项便民系统,让出行更省心。通过人流量大数据平台,丽江古城综合指挥中心可实时监测并预测街道拥挤情况,利用电子屏、智慧广播等设施发布提示,有效疏导游客,保障游览秩序。

除了宏观调度,细节处也体现着人性化关怀。在四方街、玉河广场等核心区域,智能指路机器人、导览屏为游客提供路线规划、景点介绍、文化推介等服务。刘敏补充道:“这些设备不仅方便游客,还通过数据反馈帮助我们优化资源分配和服务安排。丽江古城内还设置了24小时智能急救站,游客扫码即可免费领取创可贴、借用轮椅或担架,方便了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用完自觉归还,信任机制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

丽江古城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人流密集,防火、防灾压力大。为此,景区构建了覆盖全域的智慧消防系统。“我们安装了2.4万余个烟感、温感、用电监测设备,并接入水压监测和视频监控,实现高风险场所100%监管。”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张业兵介绍,系统设定了0.3兆帕的水压阈值,一旦低于该值即自动报警,并联动水务部门迅速修复,确保消防栓在火灾黄金救援期内正常使用。智慧消防还与丽江市消防救援支队联网,形成呼叫分派、现场核实、设备保障闭环流程,极大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

在人流管控方面,古城内12块电子屏实时显示各区域人数及承载量,并预测未来1至3小时的拥挤程度。“在国庆、暑期等旅游高峰,我们按7万、8万、9万三级启动应急机制,通过广播和屏幕引导游客避开拥堵区域。”张业兵介绍。丽江古城景区利用二维、三维扫描技术对142个保护院落进行数字化采集,完整备份建筑外观、结构、材料等CAD数据。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这些数据可支持“修旧如旧”精准修复。此外,5G无人机开展常态化巡护,监测存在的风险隐患,排查违建、火情和群体性事件,便于第一时间调度处置。

丽江古城综合管控指挥平台运行8年来,已实现咨询、投诉等事务的“分派—处置—归档—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投诉量从2017年的35起下降至2024年的17起,2025年至今只有4起,均为食品质量类问题,欺客宰客等乱象基本消失,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

如今,丽江古城的“智慧大脑”已深度融合于景区运营的方方面面。在数字与网络安全的双翼护航之下,科技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更守护了这座古城的文化根脉与安全底线,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丽江方案”。

本报记者 李铁成

  • 富宁:坡芽歌书进校园

  • 活态传承 精彩无限

  • 会泽:盐水河畔石榴红

  • 报头

  • 立体安防守底线 旅游服务更便捷

  • 中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南部赛区开赛

  • 云南讲好“五个故事”美术书法作品展举办

  • 盐津成功应对一起泥石流灾害

  • 科技助力 文创上新

  • 云县加快发展生猪养殖产业

  • 德钦梅里雪山弦子文化艺术展演启幕

  • 怒江在昆推介咖啡草果文化

  • 玉溪高鲁山越野赛举行

  • 养老社区泰康之家·滇园开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