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怡希)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期刊《Foods》(SCI收录)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指出,睡眠障碍常与代谢功能及神经调节紊乱密切相关,辣木叶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肠—脑轴机制发挥改善睡眠的作用。
辣木叶片及果荚富含多种营养素——其干叶粉的钙含量相当于牛奶的4倍、蛋白质为牛奶2倍、维生素C达柑橘7倍,具有显著改善营养和增强免疫的潜力。研究表明,睡眠—觉醒周期与脑代谢动力学及肠道菌群组成存在双向调控关系:慢波睡眠期间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清除率提升60%,且肠道菌群代谢物可通过迷走神经通路影响下丘脑食欲素神经元活性。
基于此,研究采用代谢组学、肠道菌群分析、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发酵辣木叶提取物(FM)对小鼠的睡眠改善作用。通过植物乳杆菌GDMCC 1.2685和瑞士乳杆菌GDMCC 1.791以1∶1比例联合发酵优化FM,使其GABA含量提升1.67倍,总氨基酸含量达到46,058.20 ± 845.53 μg/g。FM能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脑内GABA水平,同时降低谷氨酸(Glu)含量及Glu/GABA比值。FM还降低了与失眠相关的肠道细菌——Mycobacteriumanisopliae,并提高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FM通过GABA、Glu和5-羟色胺(5-HT)通路发挥调节作用。这些发现表明,FM通过调节下丘脑神经递质和肠道菌群,经由氨基酸、嘌呤和能量代谢途径发挥镇静催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