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口瑶族自治县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红河、南溪河水位猛涨,防汛形势严峻。汛情就是命令,河口县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门安全。
9月9日,河口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指令迅速传遍各乡镇。一场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的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全面铺开。指挥部大屏幕上水情雨情实时更新,县级领导全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6个乡镇依据预警精准布防,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责任层层压实到人、到岗,一张覆盖全域的防汛责任网在暴雨来临前迅速织就。
“五条半居民小组河水倒灌!”9月11日,暴雨红色预警拉响,南溪河上游来水激增,防汛压力骤增。河口县与上游马关县强化联防联控,确保预警信息直达村寨“最后一公里”。
“雨太大,别动,我们马上来接。”“水涨上来了,快跟我们走。”在河口镇那排社区五条半居民小组,汹涌的河水瞬间涌入低洼民房,党员干部蹚着齐膝深的洪水,挨家挨户拍门排查,搀扶老人、抱起孩子,协助抢运物资。应急安置预案同步启动。41名群众被安全转移,其中9户17人被妥善安置在预先联系好的酒店,党员志愿者早已备好热食、净水和被褥。
同一时间,南溪镇防汛工作群消息不断:蚂蝗堡小学附近民房进水、向阳居民小组树倒阻路、地质灾害点人员已转移……镇、村干部、党员先锋队,以及消防救援人员、医疗人员等多方力量迅速集结,逐户排查动员、安置安抚,严防人员回流。仅9月11日,南溪镇就紧急转移安置边民189户419人,牢牢守住人员零伤亡底线。在群众转移后的第二天,镇内多处发生塌方和山体滑坡,由于精准预判和快速响应,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
洪水退去,边境家园的守护转入新阶段。河口镇、南溪镇各村(社区)党组织带领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联合各方力量,挥锹铲泥,集中攻坚主干道、居民区、公共区域严重积淤点,争分夺秒消除隐患,以最快速度恢复边境村寨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本报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王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