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设施农业

设施种养跑出加速度

走进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加工厂,车间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我们今年生产的晒青毛茶的条索、香气、滋味均优于往年,优质的产品获得了各大茶商的青睐。”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普洱市云普国茶自动化工厂,一条2000吨有机茶精深加工生产线正高效运转。电子看板上实时跳动着杀青温度、揉捻时长等数据。“我们建立了《普洱茶生茶原料茶企业标准》,实现从茶园到零售终端的标准化管理,原料合格率达100%,成为多家头部新茶饮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云普国茶公司生产组长季家燃自豪地说。

设施农业的有力推动让企业插上现代化的翅膀,也反哺了农户。秋风习习,滇西南的茶山在雨雾中更显青翠。清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邦协村的茶农李志文已背着竹篓穿梭在茶园中,指尖熟练地轻捻,将带着晨露的一芽两叶收入篓中。“今年茶叶收购价涨了四成。”他笑着说,“技术人员每月都来指导,茶叶直接送进云垦生产线,再也不愁卖了。”

云茶产业设施化成效,是我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作为我省“1+10+3”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统筹整合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全省农业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重点产业设施产量占比不断提升。

全省鲜切花基本全部采用设施种植,其中标准化连栋大棚产量占2024年全年产量206亿枝的50%以上;使用无土栽培并实现水肥循环利用的高标准智能化设施2.5万亩、产量占比超过20%。采用设施无土栽培的鲜切花亩均产量是传统栽培方式的2.2倍,亩均产值是传统栽培方式的5.3倍。全省设施蓝莓产量占比达84%,亩均产量为1.5吨、亩均产值10万元,分别是传统地栽方式的2倍、3.5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宣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三七、奶牛产业集群,昌宁县翁堵镇、宣威市倘塘镇、西畴县兴街镇、陇川县景罕镇、永德县永康镇、镇雄县雨河镇入选2024年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对推动云南省设施农业建设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全省各地各个产业在发展中享受设施化带来的红利,相关政策的出台更为云南农业设施化发展加足马力。

我省印发《云南省设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对设施农业投资1亿元和5000万元以上的,分别按照10%、5%的比例,给予一次性省级财政资金奖补。印发《云南省现代种业、现代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三个十”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和申报指南的通知》,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组织化五方面要求,开展竞争性评选确定支持30个项目,其中现代种业、现代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各10个。

架构夯实,云南大力实施示范带动,打造集约高效发展典型标杆。以美国卓莓、联想佳沃、云天化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资本投入、新优品种引进、生产技术优化、市场渠道拓展等,实现高投入高回报;以姚安县探索政府主导投资金、搭建平台建基地、引入主体抓经营的发展模式为代表的一批政府平台公司,通过土地、资源、资金等要素整合,按照引入龙头公司的需求,推进设施化建设;以晋宁区政府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专业技术服务团队相结合方式等为代表的村集体经济参与模式,通过设施化实现集约发展、产出高效、环境友好的目的;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与欧亚集团等乳企合作等为代表的政府企业合作租赁模式,有效减轻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压力。

本报记者 王淑娟

  • 彩云之南 智绘丰年

  • 报头

  • 实现100亿元产值新突破

  •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 设施种养跑出加速度

  • 以绿为基高效高质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