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抓住国家推进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试点的机遇,以安全运行、效益释放、能力跃升为目标,以“智慧+”为抓手,持续深化“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跨域协同治理和数字孪生应用,用智慧矩阵筑牢水库安全堤坝。
在日常管理中,青山嘴水库推动巡查方式从物理整合向效能聚合转变。AI视频监控和无人机系统的引入,使得原本的人工长时间巡查,转变为无人机每3小时自动巡检和AI视频24小时实时监控,人力投入减少八成,巡查效率提升十倍。依托“一屏统览”矩阵平台,雨水情、工情等数据可秒级调取,防洪调度方案拟定效率提升80%,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大幅增强。
在智慧调控方面,水库打通“国家—省—州—水库”四级数据链路,实现水文数据与气象模型联动,接入卫星降水信息、39个雨量站及2个水文站的实时监测数据,预报预见期延长至24小时,准确率达到92%。水库调度更加科学高效,水资源利用率提升,损耗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龙川江流域生态治理持续推进,坝前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至Ⅲ类,下泄流量动态调节保障生态基流,下游国控断面水质常年保持Ⅲ类以上,库区林草覆盖率提升至93%,生态价值持续凸显。
为全面提升运行管理能力,水库投资520余万元建设矩阵平台,整合大坝位移自动监测、白蚁智慧监测与防治、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实现“天空地水工”一体化全覆盖,彻底消除监测盲区,隐患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5%,形成早发现、早处置的安全防控体系。通过布设物联网传感器,对大坝、闸门启闭机、输水管道等设施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小故障能够即时预警处置,水资源调度更加精准高效,有力支撑了流域产业升级、城乡融合和生态保护,推动实现以水定产、以水促城的良性循环。
今年汛期,水库依托风险评估模型和智能预警系统,提前24小时发布超标准洪水风险预警,通过科学调度腾库,成功错峰调蓄洪水1932万立方米,减少下游经济损失超千万元。与此同时,大坝安全智能监测系统新增81个渗流、位移和AI视频感知设备,实现监测全覆盖,进一步保障下游50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库安全运行水平迈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段晓宇
通讯员 周正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