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搭起企业与劳动者间的桥梁

近年来,富宁县以推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为目标,在归朝镇创新打造了线上线下融合、供需精准匹配、服务全程覆盖的就业服务平台——富宁恩泽源就业“幸福里”社区,探索出一条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就业增收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上午,位于归朝镇的富宁欣怡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空气中飘散着木材的清香,切割机嗡嗡作响。农霞和工人们各司其职,挑选木材、切割整齐、拼接成条,再压制成坚实平整的宽大木板。一年前,在外务工10年的农霞渴望留在家乡,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就业“幸福里”社区劳务经纪人的帮助下,她如愿找到了一份离家近、收入稳定的工作。

恩泽源就业“幸福里”社区不仅为群众畅通就业渠道,也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富宁欣怡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柏青说:“2024年以来,就业‘幸福里’已为我们介绍并培训员工67人次,现有稳定员工26人,缓解了我们在招用工方面的困难。”

恩泽源就业“幸福里”社区经理燕义介绍,该平台通过劳务经纪人动态收集群众的就业意向,针对企业需求和群众期盼,提供岗位推荐、政策咨询、培训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实现用工与求职的精准匹配,有效破解“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双向难题。

在归朝博雅餐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黄福大正在仔细检查已包装好的塑料碗,并将其装箱打包。与农霞类似,他也是在就业“幸福里”的帮助下进入该厂工作。公司总经理郭正钰说:“我们厂今年4月开始运营,就业‘幸福里’帮我们解决了用工问题。目前固定工与临时工最多时达30人,第二车间也即将投产。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完全不用担心招工问题。”

2024年10月,富宁恩泽源就业“幸福里”社区在归朝镇正式揭牌。该平台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选聘培育农村劳务经纪人,组建招工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劳动力信息摸排、政策宣传和岗位对接,建立“一户一档”就业台账,提供“一对一”就业服务。为进一步帮助群众顺利上岗,社区还根据企业招聘需求开展“靶向培训”,联合企业开设“订单班”,既为求职者提供灵活就业机会,也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荒。农村劳务经纪人黑开华说:“我们的职责是双向对接,一方面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另一方面走村入户掌握群众就业意向,搭建起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桥梁。”

运行以来,恩泽源就业“幸福里”社区已为30余家企业输送劳动力3000余人次,企业用工稳定性提升40%,产能提高5%以上。同时,帮助1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过3000元,真正实现了群众增收与企业增效双赢。

本报记者 李彤

通讯员 黎莹颖 廖春迪

  • “1+N”模式送岗到家

  • 招小商建起“幸福车间”

  • 就业不用远行 幸福就在身边

  • 报头

  • 产业就业同频共振

  • 管理人性化 务工更安心

  • 搭起企业与劳动者间的桥梁

  • 延伸服务链条促多元增收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