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龙舟)近日,记者从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该市正围绕空域规划、安全监管、应用场景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促进等维度,全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昆明市抢抓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印发《昆明市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从“新奇特”走向“日常用”。目前,全市累计规划报批低空航线超150条,常态化运行航线超60条,落地了昆明市儿童医院物资转运、全省首条商圈到社区物流配送、“前置共享仓+城市低空汽配配送”、全省首条“市场+商圈”低空物流生鲜配送等场景。呈贡区联合企业打造的“无人机政务飞行项目”,配备20个无人机机库、26架专业无人机,日均执行飞行任务137架次,为14个部门的28个场景提供巡飞、核查、监测服务。同时,引入行业领军企业打造滇池低空文旅示范项目,培育无人机编队表演、热气球、滑翔伞等消费场景;支持6家机构提供无人机驾驶员资质评价服务,优化提升全省仅有的2个民航监管局认证考点,今年1至8月认证考试超8000人次,较去年增长100%以上。基础设施方面,全市建成全域无线电监测网络,部署5G-A通感一体站点17站、设备35台,建成无人机起降点逾百个,还计划以盘龙区为中枢、呈贡和东川为示范区,构建“基础设施—测试验证—应用示范”体系。
产业培育上,昆明已涌现出昆明得一航空、云南骏鹰航空等本土骨干企业,初步形成覆盖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的产业链,全市无人机年产能超2万架。
当前,昆明正开展G类空域(300米以下)调查与划设,初步拟定两套重点空域划设方案上报审批;完成低空经济交通专项规划招标,该规划将纳入全市“十五五”规划。安全监管领域,中国移动在度假区实施全省首例5G-A低空安防融合商用验证项目,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安宁部署低空数字底座系统,实现10公里范围空域监管。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政府已明确昆明市为低空经济试点州(市)、昆明高新区为低空产业园。下一步,将研究出台市级配套措施,加快编制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争取100平方公里以上试飞空域,建设低空综合测试验证体系;推进招商引资,分步建设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及通信、导航、监视等基础设施;谋划环滇池综合型飞行营地,打造全国低空经济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