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昆明新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寻甸县倘甸镇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

持续释放云药品牌价值

近年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倘甸镇积极引入龙头企业,联合高校与科研机构,持续深耕“良种—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全面强化从种植源头到终端流通的全过程管控,进一步释放云药道地特色与品牌价值。

目前,倘甸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近8000亩,涵盖续断、当归、丹参、白芨、三七、木香、重楼、川芎等多个品种,年总产量达6560吨、产值约2624万元。目前,在交通与龙头企业双重优势叠加下,该镇正逐步整合周边乡镇资源,形成区域引领、辐射带动的产业格局。

为推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倘甸镇构建起“公司+协会+高校+基地+农户”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成立中药材种植协会,整合48家种植大户6个专业合作社及多家加工企业资源,推动产业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今年8月,寻甸县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落地倘甸,服务站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云南农业大学共同建设,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六个一”科技服务,即一个产业、一名专家、一个团队、一批合作社、一批成果、一批致富农民,打造集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技能教育、乡村振兴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聚焦云木香、附子、党参等高山高品质根茎类中药材的种质退化、连作障碍等问题,开展良种选育、基地建设与示范推广,助力建设滇中高山优质中药材核心产区。

作为产业龙头,昆明土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设云南云麓百草药业有限公司,业务覆盖种植规划、规模化收购、市场化购销及中药提取物生产销售等全环节。企业在倘甸镇建有工厂2处,设有生产线2条,日加工能力达5吨,可实现打粉、色选、分拣、切片、包装等标准化作业。在联农带农方面,企业流转土地550亩,年支付租金44万元,惠及农户100户;年均用工80人,年发放工资超250万元,其中吸纳脱贫户31人,月工资2000至3000元。通过提供良种、技术指导及订单收购等方式,企业带动倘甸及周边5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并开展种植培训6场。此外,企业通过设施残值4%的还本付息方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有效壮大集体经济。

本报记者 张雁群 通讯员 尹亚茸

  • 从病有所医迈向病有良医

  • 昆明市多维度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 培育新业态促进旅游消费升级

  • 报头

  • 持续释放云药品牌价值

  • 呈贡区发布“1+N”人才政策体系

  • 呈贡区聘任73名就业创业导师

  • 马街有一群“街头守护者”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